[实用新型]化油器油气混合比调整螺钉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4037.1 | 申请日: | 201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7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万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恒胜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19/00 | 分类号: | F02M19/00;F16B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8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油器 油气 混合 调整 螺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整螺钉,特别涉及一种化油器油气混合比调整螺钉。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化油器上使用的的化油器油气混合比调整螺钉,都是在螺钉的螺纹圆柱段的后端面设有供起子插入的槽,采用起子拧动调整螺钉,将该油气混合比调整螺钉装配在所对应的螺纹孔中,测试时通过旋进或旋退螺钉的位置,调整螺钉插入孔中的深浅,由此调整油气混合气体通过的截面积,使油气混合气达到要求的通过量。但是由于现有的油气混合比调整螺钉在测试时调整好后,人们可以利用螺钉后端设置的槽进行再次调整,将导致油气混合气的通过量发生变化,由此影响发动机的排放。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防止油气混合比调整螺钉被再调整的油气混合比调整螺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化油器油气混合比调整螺钉,它通过在螺钉的螺纹圆柱段的后端设置一直径小于螺纹圆柱段的用于螺钉调整定位后再折断的连接部与用于拧动螺钉的拧头相连,使化油器油气混合比调整螺钉在装配调整定位后,能够从用于螺钉调整定位后再折断的连接部掰断,去掉用于拧动螺钉的拧头,使该油气混合比调整螺钉不能再被拧动,由此保证测试调整好的化油器油气混合比不会被改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油气混合比调整螺钉具有用于与螺纹孔配合的螺纹圆柱段,所述螺纹圆柱段的前端设有一直径小于螺纹圆柱段的圆锥状针头,所述螺纹圆柱段的后端设置一直径小于螺纹圆柱段的用于螺钉调整定位后再折断的连接部,该连接部连接一用于拧动螺钉的拧头,形成具有圆锥状针头、螺纹圆柱段、用于螺钉调整定位后再折断的连接部和用于拧动螺钉的拧头的整体结构的油气混合比调整螺钉。
所述用于螺钉调整定位后再折断的连接部的直径为1~2mm。
所述用于螺钉调整定位后再折断的连接部为螺纹圆柱段与用于拧动螺钉的拧头之间的一直柱段。
螺纹圆柱段的后端设为圆锥,用于拧动螺钉的拧头前端设为圆锥,所述用于螺钉调整定位后再折断的连接部为螺纹圆柱段与用于拧动螺钉的拧头之间的圆锥小端相连处。
所述用于拧动螺钉的拧头后端设有槽,所述槽为十字槽,或一字槽,或内六角槽。
所述圆锥状针头与螺纹圆柱段之间设有直径小于螺纹圆柱段而大于圆锥状针头的圆柱过渡段。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在油气混合比调整螺钉的螺纹圆柱段的前端设有一直径小于螺纹圆柱段的圆锥状针头,在螺纹圆柱段的后端设置一直径小于螺纹圆柱段的用于螺钉调整定位后再折断的连接部,该连接部连接一用于拧动螺钉的拧头,形成具有圆锥状针头、螺纹圆柱段、用于螺钉调整定位后再折断的连接部和用于拧动螺钉的拧头的整体结构的油气混合比调整螺钉。通过螺纹圆柱段与化油器上的螺纹孔配合,将油气混合比调整螺钉固定在化油器上,使螺纹圆柱段前端设有的圆锥状针头插入化油器的油气混合气喷孔中,测试时利用调节螺钉上的用于拧动螺钉的拧头旋进或旋退螺钉,由此调整圆锥状针头与油气混合气喷孔之间的间隙,即对油气混合气通过截面积的调整,以满足油气混合气的最佳混合比。在化油器的油气混合比测试调整好,油气混合比调整螺钉定位后,从用于螺钉调整定位后再折断的连接部掰断,去掉用于拧动螺钉的拧头,使该油气混合比调整螺钉不能再被拧动调整,彻底消除了油气混合比调整螺钉再被认为调整的可能。
所述用于螺钉调整定位后再折断的连接部的直径为1~2mm,既使安装人员拧动螺钉时,该连接部具有传递扭力的强度,又使安装人员稍用力就能够将其掰断,利于安装和折断。
所述圆锥状针头与螺纹圆柱段之间设有直径小于螺纹圆柱段而大于圆锥状针头的圆柱过渡段,使圆锥状针头的长度可以相对缩短,保证圆锥状针头的强度,使之不容易被损坏,同时使圆柱过渡段与螺纹孔之间有相对较大的间隙,供油气混合气通过。
本实用新型采用简单的结构,既便于安装固定,又解决了防止油气混合比调整螺钉被再调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中,1为圆锥状针头,2为圆柱过渡段,3为螺纹圆柱段,4为连接部,4a为圆锥,5为拧头,6为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恒胜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恒胜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4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空气动力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舷内置引擎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