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电除尘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3533.5 | 申请日: | 201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4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卓函;李彦生;段同磊;侯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嘉禾工业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68 | 分类号: | B03C3/68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除尘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除尘器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可对除尘运行状况实时监测、控制、保证除尘效果及运行可靠性的三相电除尘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除尘器主要由电晕极(阴极)、收尘极(阳极)及振打系统组成。当电除尘器通电后,电晕极与收尘极间形成电场,进入除尘器的烟气粉尘则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电离,荷电后的粉尘沉积在收尘极和电晕极,通过对这两极的振打,使粉尘落入灰斗,达到收尘之目的。目前对于电除尘器的供电方式有单相及三相之分,其三相电源控制电路是设有与三相电源相接的三相电源主回路控制单元,此控制单元中有可控硅及与可控硅相接的驱动电路,通过触发可控硅导通角以调节三相电源输出电压。由于现有控制装置并不能实时对除尘现场的温度、浊度以及供电电源的一次电流、一次电压、二次电流、二次电压进行实时监测并调整触发信号大小,就会因零点漂移而导致可控硅触发时间的延迟或超前;尤其对运行状态容易出现漏判断和误判断,不但影响除尘效率,甚至会造成对变压器的冲击(当电场内部出现闪络而漏判断时),以至烧毁变压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对除尘运行状况实时监测、控制、保证除尘效果及运行可靠性的三相电除尘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三相电除尘控制装置,设有单片机,与单片机相接有键盘、显示器及通信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相接有同步信号发生器、相位信号发生器、温度传感器、浊度仪、变压器一次电流信号、变压器一次电压信号、变压器二次电流信号及变压器二次电压信号;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继电器驱动电路及可控硅触发驱动电路相接。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操作方便,开机/停机、参数设定、运行方式的变换都可通过操作面板上键盘按键来操作,可实时显示监测的工作状态;
2.与单片机相接并设置在现场的温度传感器、浊度仪以及现场供电信号与上位机等组成一个集散式闭环控制系统,直接响应上位机远程的各种设定、控制命令,并把当前的运行参数传给上位机;
3.可依据电场中电压电流波形的分析,通过嵌入的控制软件非常准确地判断闪络,作出最佳的处理,并能自动适应工况条件的变化,无需人工调节;
4.可根据电场中电压电流的变化自动调整工作点,使设备提供的电压维持在电场能接受的最高电压附近,并有效地减小二次电流,防止反电晕的出现;
5.具有继电器、报警等完善的保护功能,对设备异常情况迅速地检测并进行智能处理,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设有单片机(ARM芯片),与单片机相接有键盘、显示器及通信接口电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相接有同步信号发生器(整流、滤波及运放整形)、相位信号发生器(整流、运放)、温度传感器、浊度仪、变压器一次电流信号、变压器一次电压信号、变压器二次电流信号及变压器二次电压信号;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继电器驱动电路及可控硅触发驱动电路相接。每一相同步信号发生器产生宽度800μS窄脉冲,每两个间隔时间为10mS,以计算导通角的大小;相位信号发生器产生间隔10mS的方波。由于ARM芯片内部资源丰富,系统的I/O功能十分强大,可外接多种模拟信号及数字信号,各信号可通过光藕隔离传递。二次电压信号为电流型信号,必需先通过取样电路转换为电压信号,再经过比较器放大。
工作原理:设备上电,若启动按键或远程启动命令到来且本地安全连锁信号、主回路接通信号均有效,则CPU(单片机)开始逐渐增大导通角,当小于14度导通角时,触发脉冲不输出,CPU导通角从0逐渐增大到最大120度,升压时间为30秒,设备启动后,CPU连续采样整流变压器一次电流、一次电压、二次电流、二次电压信号、温度信号、浊度信号并实时进行火花判断,当检测出打火后,则减小导通角,从而降低电压,经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火花击穿前的导通角,CPU升压导通角将不会超过限流设定、导通角设定,在自动模式下,若采样返回的电流、电压信号低于设定的电流、电压,则CPU增加导通角;若高于设定的电流、电压值,则CPU减小导通角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嘉禾工业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嘉禾工业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3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节水喷头
- 下一篇: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安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