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液压箱梁内模的顶升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12148.9 | 申请日: | 201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5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军;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E01D21/00;E01D2/04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液压 箱梁内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升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液压箱梁内模的顶升系统。
背景技术
液压内模以往多采用在内模主梁中间增设顶升油缸以实现内模升降,参见2006年本申请人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箱梁全自动液压内模(专利号为200620052651.6)。顶升油缸采用耳环连接的方式,一端固定在主梁上,一端固定在导柱上,整个内模的升降都由顶升油缸来实现。作业时顶升油缸在油压的作用下,使活塞杆向外伸出,活塞杆随即要承受整个内模重量,在施工过程中因导柱与主梁上导套存在间隙,内模顶升过程中因两侧重量不一定均衡,会导致内模整体往一侧倾斜,从而使内模顶板不能保证水平。需人工采用螺杆进行调整,影响立模速度及梁体预制质量。改进前一种油缸布置参见图6。由图6可知:主梁两端设置端部顶升油缸,主梁中部设置中部顶升油缸;端部顶升油缸置于主梁两侧对称分布,中部顶升油缸置于主梁中间。由于端部顶升油缸位于模板外部,进行预应力张拉时必须拆除端部支撑(预应力张拉时必须拆除端模,拆除端模必须拆除端部支撑),再设置临时支撑,增加施工步骤及施工时间,不能进行带模张拉。改进前另一种顶升油缸布置参见图7,主梁端部不设置端部支撑,顶升油缸全部位于内模模板内,该模板可以进行带模张拉,对预制梁进行蒸养,提高制梁质量。但该顶升油缸位于主梁中间,只有一个受力点,由于主梁与导柱存在间隙,模板顶升后容易导致模板倾斜,增加了模板调增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适应箱梁带模张拉要求,保证箱梁内模顶升、下降过程中平稳,不产生倾斜,且能遇调节托架不平整时自动调整,保证顶升油缸与托架紧密接触的用于液压箱梁内模的顶升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液压箱梁内模的顶升系统,包括托架和主梁,所述主梁放置在所述托架上端面并由所述的托架支撑,所述的主梁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顶升油缸、另一侧安装有第二顶升油缸,所述第一顶升油缸和第二顶升油缸的缸筒中部设有法兰板,所述的法兰板安装在所述的主梁上,所述的第一顶升油缸和第二顶升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连接有顶盖且所述的顶盖与所述的活塞杆的接触面采用球面接触,所述的顶盖与所述的托架接触。
所述托架上设置有支撑所述主梁的支撑座。
所述的第一顶升油缸和第二顶升油缸对称设置安装在所述的主梁的两侧。
所述的活塞杆通过螺钉与所述的顶盖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用于液压箱梁内模的顶升系统,取消端部顶升油缸,所有顶升油缸均位于内模模板以内,可以满足带模张拉,提高制梁质量。将内模主梁中间一个顶升油缸,改为内模主梁两侧分别安装顶升油缸,使主梁由一个受力点变为两个受力点,增加整机运行稳定性能;同时对油缸的结构进行改进,有原来的耳环连接改为中部法兰连接。顶升油缸通过中部法兰与主梁连接,活塞杆端部通过螺钉与顶盖连接在一起,顶盖与活塞杆接触面采用球面接触。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加工误差托架表面不平整,主梁两侧的顶升油缸通过球面可以进行调节,使模板保持平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是一种可适应箱梁带模张拉要求,保证箱梁内模顶升、下降过程中平稳,不产生倾斜,且能遇调节托架不平整时自动调整,保证顶升油缸与托架紧密接触且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用于液压箱梁内模的顶升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顶升油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收缩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撑开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调节示意图;
图6是改进前箱梁内模顶升油缸一种布置图;
图7是改进前箱梁内模顶升油缸另一种布置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顶升油缸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8,主梁3上端与模板2连接,主梁3的下端通过螺旋撑杆1与主梁3连接,模板2内部连接有侧向油缸4,托架6上设置有支撑主梁3的支撑座14,主梁3放置在托架6上端面并由支撑座14支撑,主梁3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顶升油缸5、另一侧安装有第二顶升油缸12且第一顶升油缸5和第二顶升油缸12对称设置,第一顶升油缸5和第二顶升油缸12的结构是缸筒7中部设有法兰板8,法兰板8安装在主梁3上,顶升油缸的活塞杆9的端部通过螺钉10连接有顶盖11且顶盖11与活塞杆9的接触面采用球面接触,活塞杆9向外伸出时顶盖11与托架6接触,活塞杆9向里缩回时顶盖11与托架6分离,托架6固定在路基1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21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