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龙门吊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2090.8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6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宋贵宝;王燕铭;金哲;张福光;彭绍雄;吕卫民;孔丽;刘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C19/02 | 分类号: | B66C19/02 |
代理公司: | 烟台信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102 | 代理人: | 迟元香 |
地址: | 2640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龙门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载起吊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简易龙门吊,适用于一定空间内的临时物品的起吊,特别适用于于机动保障条件下导弹技术准备过程中的起吊。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和国防技术的发展,物品的起吊涉及多个领域,一般都采用大型的固定式的桁吊设备,如对于国防的保障体系,固定式技术阵地的导弹测试间均设有桁吊,用于导弹及弹上分系统等的转载、对接及装填等,而机动技术保障部队受条件限制,不可能在野战阵地上架设桁吊,同时由于受帐蓬空间限制,吊车无法进入到帐蓬内工作,因而给一定空间内物品的起吊带来麻烦,只能采用费时、费力、存在安全隐患的人工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简易龙门吊,主要解决现有的因空间受限无法实现物品吊装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简易龙门吊,它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左底座和右底座,在左底座的中间部位设左立柱,在右底座的中间部位设右立柱,其特殊之处在于左底座和右底座间设定位杆,定位杆为前后两个,在底座上设支撑装置和脚轮,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中部分别设矩形支承,在左立柱和右立柱的顶端设横梁,在横梁上设行车,在行车下设起重葫芦,各部件通过螺栓或快卸销连接,能拆卸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易龙门吊,其所述的左立柱和右立柱的两侧设斜拉杆,斜拉杆一端与立柱连接,一端与底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简易龙门吊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机动性能强,机动运输时可分解装运;2、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只靠人力便可实现装卸;3、适应性强,帐蓬、洞库,有电、无电均可正常工作;4、操作方便,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面说明:
1底座 2左立柱 3右立柱 4支撑装置 5脚轮 6横梁 7行车 8起重葫芦 9定位杆 10斜拉杆 11矩形支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龙门吊。
实施例1,参见图1、2,采用工字钢加工制成横梁6,采用空心方钢加工制成左右立柱2、3,采用型钢焊制成底座1,三者为承载的主体;在底座1上通过螺栓安装支撑装置4和脚轮5,支撑装置4高度可调,起重状态下与地面接触,承载全部载荷,脚轮5空载状态下与地面接触,实现龙门吊的位置转换和移动;底座1为左、右两块,在左底座和右底座间安装定位杆9,定位杆9为两个,用于安装定位,提高龙门吊空载移动时的整体刚度;左底座和右底座的中间部位通过快卸销和螺栓分别安装左立柱2和右立柱3,在左立柱2和右立柱3中部分别安装矩形支承11,在左立柱2和右立柱3的两侧通过快卸销分别安装斜拉杆10,斜拉杆10一端通过快卸销与立柱连接,另一端通过快卸销与底座1连接,在左立柱2和右立柱3的顶端安装横梁6,在横梁6上安装行车7,在行车7下安装起重葫芦8。
本实用新型新型所述的一种简易龙门吊,组装步骤:(1)在平整硬地面平行对称放置简易龙门吊的左右两底座,安装定位杆;(2)降下支撑装置,保持左右两底座基本水平并同高,脚轮处于离开地面卸载状态;(3)将左右立柱对称放置,打开矩形支承与地面接触,用快卸销把左右立柱和左右底座连接起来;(4)将横梁平推进左右立柱上部的槽口中,并保证两定位销进入定位座孔,用12组螺栓将横梁和立柱连接紧固;(5)安装行车,挂上起重葫芦;(6)抬左右立柱将主框架竖起,同时将矩形支承收回,到位后用8组螺栓将立柱与底座连接紧固;(7)用快卸销安装斜拉杆,并调整连接件,保证斜拉杆处于拉紧状态;(8)升起支撑装置,让脚轮接触地面承载,推简易龙门吊到指定位置;(9)卸下定位杆,降下支撑装置,保持左右两底座基本水平并同高,脚轮离开地面不承载,简易龙门吊处于待起重状态。
简易龙门吊的拆卸步骤与组装步骤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2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