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树脂收集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2032.5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9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魏秀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3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钢真空灌注成型,尤其涉及一种流动树脂引流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玻璃钢制件生产主要采用真空灌注成型工艺,液态低粘度树脂通过真空负压逐渐浸润纤维,然后固化成型。
真空负压采用抽真空方法实现,数个抽气口分布在模具边缘。由于树脂固化过程中要持续保持抽气负压,树脂浸润完纤维后,有小部分会顺着抽气动力方向流向抽气口,并进一步流进真空管路,待这部分树脂固化后,造成真空管路堵塞,下次生产前只能对管理进行更换,如此反复,材料、工时浪费极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树脂收集器,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与模具相接的抽气口以及一真空管路;还包括一T型管;所述的T型管呈倾斜状;T型管的一端通过一软管与抽气口连接,T型管的第二端通过一斜接头与真空管路相连,T型管的第三端与一树脂收集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防止树脂流向真空管路而造成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与模具相接的抽气口1以及一真空管路2;还包括一T型管3;所述的T型管3呈倾斜状;T型管3的一端通过一软管8与抽气口1连接,T型管3的第二端通过一斜接头4与真空管路2相连,T型管3的第三端与一树脂收集筒5连接;
所述的T型管3呈倾斜状是与平面的夹角为15°;
所述的斜接头4与平面呈45°;
所述的T型管3的第三端与一树脂收集筒5连接是通过一防倒流管6;在所述的防倒流管6的一端和T型管3的第三端之间还安置一透明观察窗7。
本实用新型在树脂顺着气压流进抽气口后,能引导树脂直接流进树脂收集器中,有效防止树脂流向管路造成堵塞。树脂收集器使用一段时间,树脂将收集器充满后,操作人员能及时发现,并可以很方便进行手工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45°斜接头与真空管路连接,在持续抽真空过程中,整个树脂收集器内部负压一致,树脂经抽气口流入T型管竖管后,由于重力的作用,会直接流入树脂收集筒底部。
T型管在模具架上安装时倾斜15°,以减少树脂流入侧管的可能性,同时由于45°斜接头弯头向上,确保树脂不能流入真空管路。
树脂流入收集筒后,由于没有随产品一起加热固化,遇到制件需要翻模合模成型,树脂收集器会随模呈倒立状态时,少量尚未完全固化的树脂会沿着筒壁向下流动,由于防倒流管口径较小,并向上伸出,树脂不能倒流回抽气口。
本实用新型经过数个产品灌注成型的使用后,收集筒会充满,当树脂液面到达透明观察窗位置时,通过肉眼能很清晰地看到界面线,此时可松开收集器卡箍,取下树脂收集筒进行部件更换。
观察窗具备一定长度的安全值,防止更换前一次树脂溢进真空管路。
本实用新型在模具上安装前要经过气密试验,并能承受至少一个大气压的内外压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20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充气嘴的换向充气管
- 下一篇:一种阳极碳块用的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