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气密封装置的生物质气化炉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11629.8 | 申请日: | 2010-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4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周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界三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C10J3/20;C10J3/72 |
| 代理公司: | 张家界市慧诚商标专利事务所 43209 | 代理人: | 高红旺 |
| 地址: | 427100 湖南省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密封 装置 生物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具,具体的说,是提供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具。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气是利用植物燃料通过制气炉在密闭相对缺氧条件下,采用干镏热解及热化学氧化法后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虽然生物质家用气化炉的研究很多,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生物质家用气化炉产品,但都难以得到广泛推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所产燃气中的生物质焦油难以去除。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一体式复合气化炉”(200910043224.X),较好的解决了生物质焦油问题。但是,现有的生物质制气炉一般采用密封垫用螺栓拧紧的密封,不仅操作麻烦,而且不能完全密封。因为,在使用过程中燃气中的焦油粘贴在密封垫后会粘住很多灰尘和杂质,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密封垫会形成高低不平而漏气、漏焦油,造成炉体和环境污染。上述专利采用了水密封的结构,密封效果好、速度快。但水密封的最大缺陷是水容易被焦油污染,使用一段时间后,水封槽中的水几乎是水和焦油参半,不仅有较浓的气味,而且污染炉体和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气密封装置的生物质气化炉,其采用气压密封,不需用水,操作方便,无焦油气味,可减少焦油排放,并可增加造气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为:
一种具有气密封装置的生物质气化炉,具有炉体、炉膛、炉盖、供氧管和出气管,炉膛下部外围设置有供氧环道,供氧管与供氧环道相通,供氧环道通过供氧孔与炉膛相通,其特征在于,在炉顶设置密封槽,密封槽通过进风管与鼓风机连通,炉盖盖上时,进风管的进风口位于炉盖外沿内,密封槽的内环和炉盖顶部之间留有进风通道。
优化的是,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环形垫圈,环形垫圈与密封槽底部之间具有进风腔,进风腔与进风管相通,环形垫圈上有进风孔。
或者,在密封水槽中设置环形垫圈,环形垫圈与密封槽的内环之间留有进风空隙。
更为优化的是,环形垫圈具有向上延伸的内边沿,内边沿与密封槽的内环之间留有进风空隙。
与密封水槽相通的进风管与进入炉底的供气管及进入灶体的配氧管与一个鼓风机连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一种气压密封法,气压密封的科学依据是采用动力压缩的空气(包括气化炉使用的微型风机)在密封盖内形成气阻,在燃气压力小于气阻压力时,就可实现气密封,它的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操作方面,速度快。密封时,只要把密封盖放上去就完成了密封工作,时间只需1秒钟;
(2)无焦油气味。加料口和加料盖不仅无焦油污染,而且无任何气味;
(3)造气时间长。由于气密封的气阻大于燃气压力,气化炉顶部的燃气与空气形成对冲后,气化炉底部氧化层和还原层的气流减慢,反应层不上移是造气时间长的主要原因;
(4)减少焦油含量。由于气化炉顶部(加料口)有冷空气进入,不仅能使焦油和水份迅速分离在原料中实现二次燃烧转化,而且可以在燃气输送过程中进行一次燃烧;
(5)不增加成本。一套气化炉只需一个微型风机就可以用时完成进风、配氧、气密封的整个工作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图;
图2为密封水槽内设置有环形垫圈的本实用新型炉顶部结构图;
图3为环形垫圈与密封水槽内环之间形成进风通道的本实用新型炉顶部结构图。
图中,1-炉体,2-密封槽,3-进风管,4-鼓风机,5-炉盖,6-进风口,7-炉盖外沿,8-内环,9-进风通道,10-供氧管,11-灶体,12-配氧管,13环形垫圈,14-进风腔,15-内边沿,16-进风空隙,17-进风孔,18-炉膛,19-出气通道,20-供氧环道,21-供氧孔,22-捣料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炉膛18的底部设置环形的供氧环道20,供氧环道20与供养管10连通,供氧环道20通过供氧孔21与炉膛18相通。在炉体1的的顶部内侧设置环形的密封槽2,密封槽2的底部通过进风管3与鼓风机4连通,在炉盖5盖上时,密封槽2的进风口6位于炉盖外沿7内,炉盖5顶部与密封槽2的内环8的顶部之间留有进风通道9。本实施例中,进风管3与进入炉底的供养管10和进入灶体11的配氧管12均与鼓风机4连通。图中,22为捣料桶。
如图2所示,在密封槽2中设置环形垫圈13,环形垫圈13与密封槽2底部及两侧部形成进风腔14,环形垫圈13具有向上延伸的内边沿15,内边沿15与密封槽2的内环8之间形成进风空隙16。
如图3所示,密封槽2中设置环形垫圈13,环形垫圈13与密封槽2底部及两侧部形成进风腔14,环形垫圈13上均匀设置有进风孔17,进风孔17位于炉盖外沿7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界三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张家界三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16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磨粉机的金刚砂轮结构
- 下一篇:按钮式推拉门窗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