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免工具操作的伸缩式挂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11399.5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9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陆一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协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45/00 | 分类号: | F16B4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2000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具 操作 伸缩 挂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套结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免工具操作的挂钩结构,适用于安装在各种不同用途的模块盒中,起到把模块盒固定在墙面上的作用。
背景技术
在通信、电力等行业中,大量产品都需要固定于墙面上。挂钩方式结构简单,并且移动操作方便,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一般体积、重量较小的模块盒(或箱)直接采用挂钩固定的方式。
图4、图5示出传统的伸缩式挂钩,该挂钩结构包括挂钩本体1和可将挂钩本体1固定在模块盒5上的凹槽2。在凹槽2上设有间隔的第一凸块3和第二凸块4。当挂钩本体1位于图4所示状态时,其矩形框S套住两凸块3、4。当挂钩本体1通过一字螺丝刀工具的作用,沿凹槽2向上滑行到图5所示状态时,其矩形框S只套住第一凸块3,从而固定在当前状态。每一凸块3、4表面设置成斜面,以方便挂钩本体由上而下的滑移。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挂钩从图4状态转换到图5状态时,仍然要借用一字螺丝刀工具操作,即费时又费劲,在某些时候,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一些麻烦和不方便。同时,由于第二凸块4上斜面的存在,这种传统挂钩在伸出状态(空载)下,还存在上、下窜动的问题。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有一种免工具操作的伸缩式挂钩装置来替代传统的挂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工具操作的伸缩式挂钩装置,用来把模块盒(或箱)直接固定在墙面上。
本实用新型专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免工具操作的伸缩式挂钩结构,包括挂钩本体及一凹槽,该凹槽设置在一模块盒上,该挂钩本体可在该凹槽中滑行,该挂钩本体具有一挂钩孔及一定位孔,挂钩孔位于定位孔上方。其中该凹槽表面上设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位于第一凸块下方且与第一凸块之间具有间隔,该第二凸块是可被压至与该凹槽表面平齐的弹性凸块。
在上述的免工具操作的伸缩式挂钩结构中,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是位于挂钩本体缩在该凹槽内时的定位孔内,并且此时第一凸块的上边缘与定位孔的上边缘平齐,第二凸块的下边缘与定位孔的下边缘平齐。
在上述的免工具操作的伸缩式挂钩结构中,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间隔由第一凸块的下边缘与第二凸块的上边缘形成,其中第一凸块的下边缘位于挂钩本体的挂钩孔伸出该凹槽时的定位孔下边缘,第二凸块的上边缘位于挂钩本体的挂钩孔伸出该凹槽时的挂钩本体下边缘。
在上述的免工具操作的伸缩式挂钩结构中,该第二凸块包括:一具有导柱的按钮,设于一容置孔内且露出于该凹槽表面;一压簧,设于该容置孔内且套设于该导柱上;以及一挡圈,设于该容置孔底部且套设于该导柱上。
在上述的免工具操作的伸缩式挂钩结构中,所述压簧是由碳素弹簧钢丝或者不锈钢丝制成。
本实用新型专利由于采用以上方案,与传统的挂钩装置相比,不再需要借用一字螺丝刀工具,同时也克服了传统挂钩在伸出状态(空载)下,存在上、下窜动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用在通信、电力等行业的产品中,更显示出它的方便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套结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挂钩装置的挂钩初始缩进状态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挂钩装置的挂钩伸出状态示意图。
图4示出传统挂钩装置的挂钩初始缩进状态示意图。
图5示出传统挂钩装置的挂钩伸出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套结构件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免工具操作的伸缩式挂钩结构10,包括挂钩本体11及凹槽12。凹槽12是设置在模块盒20上,挂钩本体11可在凹槽12中沿着图示方向A滑行。挂钩本体11具有一挂钩孔21及一定位孔22。当模块盒20处于竖直状态时,挂钩孔21位于定位孔22上方。并且,挂钩本体11两侧可具有导向件23,以便于在凹槽12中滑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挂钩本体11视模块盒重量的大小,可以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材料厚度根据需要可以在0.5~3mm之间选择。挂钩数量视模块盒20的体积大小,可采用1~2个。
凹槽12表面上设有第一凸块13和第二凸块14。第二凸块14位于第一凸块13下方且与第一凸块13之间具有间隔。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凸块13是一个表面为斜面的凸块,而第二凸块14是可被压至与凹槽表面基本上平齐的弹性凸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协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协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13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