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制钢瓶收底专用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1373.0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2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海洋高压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4 | 分类号: | B21D41/04;B21D51/3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48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制 钢瓶 专用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制钢瓶收底专用设备,属于管制钢瓶底部成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制无缝气瓶是以钢坯为原料经冲压拉拔制造,或以无缝钢管为材料经收口收底制造的钢瓶。瓶体材料采用碱性平炉、电炉或吹氧碱性转炉冶炼的镇静钢,如优质碳钢、锰钢、铬钼钢或其它合金钢。用于盛装永久气体(压缩气体)和高压液化气体。
气瓶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环节为气瓶两端收口成型,它的工艺性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优劣。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收口成型工艺有两种:一种是模型锻造收口,一种是热旋压收口。热旋压成型与模型锻造成型相比,具有成型质量好、成型效率高的优点,而被广泛采用。
气瓶生产的底部形状有4种,分别有半球形、蝶形、H形、凹形,目前使用比较多得为凹形。
国内、外标准对凹形底的参数要求如下:
国内标准 国际标准
S1=(2.0~2.6)S a1≥2a
S2=(2.0~2.8)S a2≥2a
R=(0.07~0.09)D r≥0.075D
H=(0.13~0.16)D H≥0.12D
式中a和S均为瓶体壁厚,D为瓶底外径,H为凹底深度,r瓶底内S1点的半径。
标准给出瓶底技术参数范围大,按照标准给出的参数,底部形状可以绘制成很多种,但是底部形状通常采用图1的形状的比较多,图1的形状S1点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经常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值,合格率很低。
经检索发现,申请号为02264425.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瓶旋压收口机。该机底座上安装翻模板齿轮箱,由翻模板齿轮箱伸出的翻模板轴上固定L型翻模板,底座中部安装旋转轴线与翻模板轴线基本垂直的主轴箱,主轴端为夹心盘。工作时,将预先加热的瓶坯加持在主轴上,由电机驱动高速旋转,接着L型翻模板旋转90°,对瓶坯红热端部进行旋压,逐渐将瓶口或瓶底旋压成近似半球形,完成收扣操作。成形后中心部分厚而两侧薄,冲成三心凹底后,落地点不够厚度,而不能成为合格产品,因此这种旋压收口机无法用于生产合格的三心凹底气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管制钢瓶收底专用设备,其生产的气瓶底部落地点及中心点厚度均能满足国家标准。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管制钢瓶收底专用设备,其组成包括底座、主轴箱、刮模箱,所述主轴箱的主轴端为夹心盘,刮模箱具有可转动的L型刮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在底座上的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头部与一滑动座连接,刮模箱与该滑动座固定连接,滑动座的前进方向上设置有可调节油缸行程的垫块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垫块装置包括一个由气缸推动可单向转动的棘轮,与该棘轮配合的圆盘,所述圆盘前端面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垫块,所述垫块在圆盘旋转的逆向方向上厚度逐次递减。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原理是:当刮模箱通过油缸推动,顶在垫块上,这时刮模将中心热瓶向下刮动,当刮模箱后退时,刮模返回,垫块装置通过气缸推动棘轮转动一定角度,实现滑动座前端对应的较厚垫块切换至更薄的垫块,增加了滑动座的行程,此时刮模箱再往前推动,刮板顶住瓶底的中央部分,而后进行返刮,这样往复若干次。本实用新型将中心部分多余厚度通过加热返刮至两侧增加厚度使落地点够厚达到国标要求成为合格产品。
可见,本实用新型构思奇巧,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工艺简单;收底、刮磨、成型一次完成,且收底合格率达100%,且保证底部时S1点圆的直径不小于0.75D,直立时的稳定性佳。预计推出之后,将受到业内普遍欢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传统气瓶底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实施例的A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生产的三心凹底气瓶底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海洋高压容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海洋高压容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13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母线冲孔机翻转式下料装置
- 下一篇:拉延模具的拉延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