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豆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10972.0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4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蔡才德;高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0 | 分类号: | A23L1/20;A23C11/10;A47J31/00;A47J31/4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豆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食品打磨加工的料理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磨浆、煮浆的豆浆机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市售的豆浆机是在正常大气压环境下完成磨浆、煮浆的过程,由于在磨浆和煮浆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加热过程会使豆浆和泡沫体积急速膨胀,为了防止溢出,一般设置有防溢电极,当泡沫膨胀到与防溢电极接触时,电控线路会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待泡沫下降后又继续加热,如此反复停止、等待、加热,延长了整个豆浆制作的时间。
由于在正常大气压环境下完成磨浆和煮浆的过程,所煮豆浆加热温度始终在100℃以内,特别在相对加入豆量较大时,煮出的豆浆不能完全熟透,不能完全乳化,带有生豆味,口感差,如果饮用没有熟透的豆浆会破坏人的肠胄益生菌,导致腹泻,不但没有增加营养,反而流失营养。
中国发明专利CN1160013C提供一种豆浆加热方法和在豆浆机上的应用,是将豆浆置于两个内外相互连通的带盖容器,包括有外桶、内筒和桶盖,内筒上端卡装在桶盖内面上,桶盖扣装在外桶上端,内筒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孔,加热煮沸豆浆内筒上部形成高于大气压10-20千帕的微压,热豆浆从连通孔流入外桶,在内筒与外桶间形成循环流动,在微压下持续加热保持温度100℃-105℃范围持续加热4-10分钟,其豆浆可以高温乳化,制得的豆浆口感好于常压加热,但是设置内外相通的加热装置使结构复杂化,加工成本增高,而且其产生的微压仅在10KPa-20KPa之间,煮浆效率低,不能达到口感及营养要求,且由于设置了内筒和外桶,内外相通的加热装置使结构相当复杂,清洗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常压豆浆机存在一个防溢电极延长了煮浆时间,常压豆浆机煮浆口感差和现有微压豆浆机存在结构复杂,清洗不方便,不能达到营养要求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豆浆乳化品质高,煮浆完全熟透,豆浆口感浓香、结构更简单,操作方便易用的压力豆浆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力豆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制浆的杯体、加热元件、温度检测装置、机座、外盖或/和内盖,所述内盖与杯体口部设有弹性密封圈,外盖上设有泄压装置,机座内设有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和控制线路板,驱动刀片置于杯体内,驱动刀片与驱动电机通过离合器连接,机座上部置有支撑杯体的金属片或金属内罩,杯体置于金属片上方或金属内罩内,外盖或内盖具有延伸到机座的盖壁,机座上沿周向配置有2个及2个以上的盖扣合装置和开盖按钮,外盖或内盖的盖壁上设有与扣合装置相适配的导向扣接槽,内盖与机座扣合,杯体内形成一个密封腔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同一发明构思的一种压力豆浆机,其包括用于制浆的杯体、加热元件、温度检测装置、机头、底座、外盖或/和内盖,电机为上置式,所述内盖与杯体口部设有弹性密封圈,外盖上设有泄压装置,机头内设有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和控制线路板,驱动刀片向下伸入杯体内,驱动刀片固定连接于电机轴尾部,底座上部置有支撑杯体的金属片或金属内罩,杯体置于金属片上方或金属内罩内,外盖或内盖具有延伸到底座的盖壁,底座上沿周向配置有盖扣合装置和开盖按钮,外盖或内盖的盖壁上设有与扣合装置相适配的导向扣接槽,内盖与机座扣合,杯体内形成一个密封腔体。
较为简单的扣合结构为:盖扣合装置为扣勾,扣勾通过轴固定于金属片,扣勾连接一可驱动扣勾绕轴旋转转动的弹性件,开盖按钮接弹性件。
所述扣勾和导向扣接槽的数量为2个或2个以上,优选为2~10个,均布与机座周缘的台肩部,优选为2个,对称布置。
所述导向扣接槽可为由内盖整体拉深、位于内盖侧壁的孔槽。
当内盖置于外盖内,内盖上连接有扣片,导向扣接槽可以开于扣片上。
所述加热元件和温度检测装置置于杯体底部。
所述加热元件和温度检测装置安装于机头。
所述泄压装置包括设于蒸汽通道和位于蒸汽通道上端的限压球,外盖在限压球附近开有排汽通道,蒸汽通道的入口处设有防溢罩。
本实用新型所述压力豆浆机,加热过程中腔体内压力范围为高于大气压30-100 kPa。
以下以电机下置于机座内部的结构方式进行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原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0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