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智能路灯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0940.0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2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罗琦;尹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智能 路灯 控制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智能路灯控制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的逐渐普及,城市道路照明的重要性日益增大。研究表明,良好的道路照明可减少约30%的夜间交通事故。所以,保证道路照明设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此外,城市亮化工程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营造优美舒适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我国城市照明工程发展迅猛,从而大大增加了城市的用电量,导致政府承担巨额的财政支出,同时也加剧了我国日趋紧张的能源供需矛盾。随着国家“节能法”的颁布实施和我国“十一五”规划的要求,节约能源已纳入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随着路灯照明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技术方式下管理部门的维护成本也高速增长。因此,提高路灯系统的管理水平,在满足城市道路照明要求的同时,实现智能化的节能照明,在客观上有迫切要求,也是解决城市美化与能源紧张最佳选择。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路灯都采用“全夜灯恒照度”的方式进行照明,控制方式仍然是简单的光控、时控等传统方式,这类照明方式普遍存在以下几个不足:第一,系统难以反馈路灯运行状态信息、不能进行远程控制,只能采用传统的人工巡检。不仅增加了路灯管理部门的工作量,也增加了运行维护的费用。第二,采用“全夜灯恒照度”的方式浪费太大。后半夜车流量较小,但路灯依然保持前半夜车流量较大时的照度,浪费了大量能源,不利于环保。第三,后半夜行人稀少,应该降低路灯的照度,以避免光源污染,影响居民的晚间休息。但由于后半夜是用电低谷期,电力系统电压升高,路灯反而比白天时更亮,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还大大影响了设备和灯具的使用寿命。目前,路灯照明广泛使用的高压钠灯,其设计寿命在12000小时以上,在正常情况下至少可用3年,但是由于超压使用,现在路灯灯泡的实际寿命只有1年左右,有的甚至只有几个月,造成维护和材料的浪费极大。较高的电压不仅不能让负载设备更有效地工作,而且会引起发热及过早损坏,还会产生不必要的电费开支。第四,在电力供电输送过程中,为了避免送电过程中供电线路的损耗,要以较高的电压传送以确保用电设备达到额定电压。因此,路灯系统实际的承受电压通常会高于本身的额定电压。一般情况下,如果不装路灯节电器,则电源向设备供应的电能会部分消耗在设备上。设备真正发挥作用的能量只有有效电能,另一部分无效电能则以发热等形式消耗掉,以发热等形式消耗的能量减损设备寿命,同时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智能路灯控制装置,该装置可自动调节路灯亮度,可以有效节约电力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节能智能路灯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单片机、日历时钟芯片、光电传感器、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液晶显示器、路灯和键盘,其中日历时钟芯片、光电传感器、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和键盘分别接单片机的输入端,路灯接单片机的控制端,晶显示器接单片机的输出端。
所述路灯分为模拟普通路段的路灯和模拟危险路段的路灯。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1、不同于普通路灯人工开启关闭或者简单设定开启关闭时间,而是通过基于光电传感器检测来控制路灯的开启关闭,这样子就不会发生在天气由于要下雨或者云层很厚对于正常的道路行驶造成不便时路灯还没有开启的现象;
2、根据人体视觉对光线适应的理论,人眼对光线的感觉和光线成对数关系,在深夜人、车流量很少时将路灯两端电压设置为额定电压的70%,这样既不会对正常行走造成明显影响,又可以避免有些地方通过深夜间隔开灯而造成光照盲区;
3、对于危险路段,由于深夜行人极少,如果深夜还是A亮度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设计利用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来检测是否有行人通过,当有行人通过时自动将路灯亮度由B转换为A,并保持一段时间,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避免由于光照较暗对于危险路段犯罪率可能升高的问题,此外这里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其它人性化设计。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3为单片机的主控流程图。
图4为模拟光电传感器电路图。
图5为模拟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电路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09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