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机箱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10617.3 | 申请日: | 2010-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9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 发明(设计)人: | 袁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美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机箱、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及电脑机箱面板外观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指纹模块的智能机箱。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指纹识别技术开始逐渐融入计算机世界中。电脑机箱已不仅仅只是CPU等电脑设备的载体,各种智能化元素不断加入到机箱的设计范畴中。现有技术中,电脑机箱上一般设置有电源开关和各方便插接的标准接口,比如USB接口等。
在一些情况下,电脑是人身属性比较强的工具,其内部存储的信息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保密信息,因此在电脑的功能设计上,一般都会考虑到这种私密性。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使用者设施密码等方式来满足这种保密功能的需求。这就产生了问题,如果密码等信息被泄露,掌握密码的使用者就可以长驱直入,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将会给保密信息的所有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如何提高电脑的保密性与安全性,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热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安全性能的电脑机箱,提高使用者保密信息的安全性。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脑机箱,包括机箱本体,在机箱本体上,设置有用于采集使用者指纹信息的指纹识别模块,通过数据线与电脑的处理器相连。
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设置于电脑机箱的面板处。
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设置于电脑机箱面板3.5英寸或5.25英寸扩展位。
所述电脑机箱本体设置有面板,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位于所述面板上。
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包括感应芯片。
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为长方形。
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指纹模块机箱达到的目的是:在面板配件上增设指纹识别模块,增加电脑机箱智能性的同时,美化外观,在电脑机箱面板3.5英寸、5.25英寸扩展位或者机箱其他适宜位置处放置指纹感应模块,克服和解决当前机箱设计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弊端,使其功能更加强大,外观更加美化,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专利可达到预期目的。
所述的面板上增设有指纹识别模块的电脑机箱,其模块表面可为哑面,可为高光面或其它工艺。
所述的面板上增设有指纹识别模块的电脑机箱,其指纹识别模块可做在产品外表面作为一种外观效果。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电脑机箱上设置指纹识别模块,此指纹识别模块加在面板机箱处,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与已有的技术相比,获得了提供电脑机箱面板上配件加指纹识别模块新方式,克服和解决了已知技术中存在的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使其智能化,增加模块且可做为一种外观。使其更加丰富美观,对其它配件没有不良影响。不会损坏电脑零配件,也不会造成其它的损坏,效果稳定可靠,适应电脑快速发展的需要,设计科学合理而结构简单实用,便于加工制作而成本不高,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专利具体实施方式的各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专利具体实施方案的“关键部位放大图”的示意图,具体为指纹识别模块的放大图;
图3为使用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个电脑机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作详细描述。
许多公司和研究机构都在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许多指纹识别与传统IT技术完美结合的产品也相继问世,这些产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认可。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就是在现有的机箱发展过程中,致力于研究出智能化的电脑机箱,指纹机箱就是这样的一种智能化产品,我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对指纹模块的不断测试,克服了指纹识别技术和电脑机箱融合的种种问题,成功研究出了带有指纹识别模块的智能机箱。
正如说明书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专利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包括为电脑机箱各面图,指纹识别模块示意图,和机箱拆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专利具体实施方案的“关键部位放大图”的示意图。通过图1和图2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表示的更加清晰。图3为使用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个电脑机箱示意图。
从图中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电脑机箱,包括电脑机箱各面图,指纹识别模块,在所述的电脑机箱面板上,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此指纹识别模块形状为一长方体,表面有凹槽,指纹感应模块位于凹槽处,此图中,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3.5英寸扩展位四方框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美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美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0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