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垂直轴风力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0601.2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1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姜大伟;姜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大伟 |
主分类号: | F03D3/00 | 分类号: | F03D3/00;F03D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风力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直轴风力机,属于风机发电、风机动力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风力发电及利用风力动力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有的风力机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水平轴风力机材质要求苛刻,垂直轴风力机存在着升力型启动困难,阻力型运转时效率降低,根本原因是叶片迎风角度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垂直轴风力机叶片迎风角度控制装置,可使叶片在不同的位置实现不同的迎风角度,提高风能效率的一种垂直轴风力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叶片安装在风车架上,叶片轴端头露出风车架外,风车架上、下端垂直轴上分别装有轴套,轴套端头固定连接中心链轮或中心齿轮,上、下轴套侧端连接风舵架,风舵架上安装风舵,风车架连接垂直轴输出动力;
所述叶片安装时设初始角度,设其中的一个叶片为0度,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序,每个叶片与前一个叶片间的角度差为:360°/叶片总数;设定后,由叶片迎风角度控制装置定位并固定;所述叶片角度设置由上、下风车架上的叶片迎风角度控制装置的联动轮系装配后定位。
所述叶片迎风角度控制装置安装在风车架一端或二端,叶片迎风角度控制装置其结构类型采用链轮体系、齿轮体系,或链、齿轮混合体系。
链轮体系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链轮体系控制装置的主体设计方案是:
中心链轮与链条啮合,链条啮合并通过第三涨紧轮、双层叶片链轮,与分布在风车架上的叶片链轮及第四涨紧轮啮合;
所述的链、齿轮混合体系叶片迎风角度控制装置的主体设计方案是:
中心齿轮与齿、链组合轮中的齿轮啮合,齿、链组合轮中的链轮与链条啮合,链条一端啮合并通过第一涨紧轮、另一端啮合并通过第二涨紧轮与分布在风车架上的叶片链轮啮合;
齿轮体系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齿轮体系叶片迎风角度控制装置的主体设计方案是:
在风车架上安装齿圈,齿圈外齿圈与叶片齿轮啮合,中心齿轮与齿轮啮合,齿轮与齿圈内齿圈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叶片通过迎风角度控制装置的控制,叶片在不同的位置调整了不同的迎风角度,实现了阻力做功和升力做功的最佳组合配置,具有启动力大、效率较高的优点,弥补了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启动力小,阻力型垂直轴风力机运转起来效率显著降低的问题,提高了风力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垂直轴风力机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垂直轴风力机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垂直轴风力机第二实施例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垂直轴风力机第三实施例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叶片在相应位置的迎风角度示意图。
图中1、垂直轴,2、轴套,3、风车架,4、叶片轴,5、叶片,6、风舵架,7、风舵,8、叶片链轮,9、链条,10、中心链轮,11、第一涨紧轮,12、第二涨紧轮,13、中心齿轮,14、第三涨紧轮,15、齿、链组合轮,16、叶片齿轮,17、齿圈,18、齿轮,19、第四涨紧轮,20,双层叶片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所述叶片安装时设初始角度,设其中的一个叶片为0度,顺时或逆时依次排序,每个叶片与前一个叶片间的角度差为:360°/叶片总数;设定后,由叶片迎风角度控制装置定位并固定;所述叶片角度设置由上、下风车架上的叶片迎风角度控制装置的联动轮系装配后定位。
参见图5,以十二个叶片的风车为例说明,所述叶片5初始位置A点与X轴垂直,风车架3转动三十度到达B点时,叶片5自转十五度,依次转动即到达C、D、E、F、G、H、I、J、K、L点,与X轴形成固定夹角,每个叶片依照A、B、C、D、E、F、G、H、I、J、K、L点的固定夹角设置安装。
实施例2
链轮体系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链轮体系控制装置的主体设计方案是:
中心链轮10与链条9啮合,链条9啮合并通过第三涨紧轮14、双层叶片链轮20,与分布在风车架3上的叶片链轮8并通过第四涨紧轮19啮合;
所述的链轮体系叶片迎风角度控制装置的具体设计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大伟,未经姜大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06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