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交通车道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10442.6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5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艳;尹晓曦;杨兵;廖志雄;王新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北新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02 | 分类号: | E01C1/02;E01C1/04;E01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交通 车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现平面交叉路口车辆左转弯的立体交通车道。
背景技术
平面交叉路口内左转车流和对向直行车流之间的冲突是造成交叉路口通行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为了能够消除左转车流与直行车流之间的冲突,工程设计中经常采用设置左转专用相位从时间上将两股交通流分离的方法或在平面交叉口右侧设置转圈区域作为解决办法。这样就得通过设置左转车道的方式或拓宽进口道的方式实现。当左转车辆到达数持续增大超过左转车道容量或进道口时,后续到达的左转车辆会从左转车道溢出或挡住进道口,从而阻挡临近车道其他车辆的运行。这样就导致大面积的拥堵。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增大左转车道容量,减少排队溢出。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立体交通车道,包括纵主路、与其交叉的横主路,在所述纵主路和横主路交叉而划分出的四个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内设有一个立交桥,该立交桥的两端分别与纵主路和横主路相连。
其中,所述立交桥由圆弧形架空桥面、以及支撑该圆形架空桥面的支撑立柱构成。
其中,所述立交桥与纵主路的连接处构成立交桥入口,所述立交桥与横主路的连接处构成立交桥出口,所述立交桥入口、立交桥出口距离纵主路和横主路的平面交叉口均不小于150m。
其中,所述立交桥的半径至少为120m,并且桥宽至少为4m。
其中,所述圆弧形架空桥面的两侧设有护栏。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交通车道通过能够实现车辆的间接左转,在时间上把交叉口内相冲突的交通流分离,避免直接左转带来的交通冲突,从而提高了平面交叉口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交通车道的结构示意图及
应用示意。
图中:1、纵主路;2、横主路;3、立交桥;4、立交桥入口;5、立交桥出口;6、平面交叉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立体交通车道,包括纵主路1、与其交叉的横主路2。在纵主路1和横主路2交叉而划分出的四个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设有一个立交桥3,该立交桥3的两端分别与纵主路1和横主路2相连。本实施例中只画出了在上述四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设置立交桥3的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还可以在两个区域或三个、四个区域中分别设置一个。
立交桥3由圆弧形架空桥面、支撑该圆形架空桥面的支撑立柱构成。立交桥3与纵主路1的连接处构成立交桥入口4,立交桥3与横主路2的连接处构成立交桥出口5。优选地,立交桥入口4和立交桥出口5距离纵主路1和横主路2的平面交叉口均不小于150m。
并且,所述立交桥3的半径至少为120m,并且桥宽至少为4m。
另外,在圆弧形架空桥面的两侧设有护栏(未图示)。
左转车辆在纵主路1上直接行使过平面交叉口6,在主路1右侧驶入立交桥入口4,在立交桥3上转弯后经过立交出口5驶入主路2,在主路2上直行通过平面交叉口后完成车辆左转。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依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显而易见地想到一些等同、替代或变型的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北新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北新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04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