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安全指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09960.6 | 申请日: | 2010-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0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明 |
| 主分类号: | B60Q1/44 | 分类号: | B60Q1/44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 地址: | 261205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安全 指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安全指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所有交通工具中,汽车是最常被一般消费者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种交通工具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车也越来越多,由于汽车在行进时所具有的高速特性,以及在繁忙的城市道路上行驶,不论是慢刹车还是急刹车还是紧急停车时,汽车的尾灯只是显示红色,导致后面的车辆无法快速的预判,经常出现追尾现象,造成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安全指示装置,以解决在刹车时因无法使后面车辆预判准确而导致追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汽车安全指示装置,包括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电连接有检测刹车板行程的信号检测装置,信号检测装置与发光组件之间电连接有信号处理器。
作为一种改进:
所述信号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为三个。
所述传感器与刹车线相对应,并沿刹车线方向依次排列。
所述信号检测装置还包括便于信号检测的感应块。
所述感应块固定设置在刹车线上。
三个传感器,便于对刹车板行程的检测;刹车线上设有感应块,便于传感器检测到信号。
作为进一步改进:
所述传感器位于刹车板的一侧,与刹车板相对应,并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位于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的高位制动指示灯和分别位于汽车尾灯的下方的低位制动指示灯。
所述高位制动指示灯为显示汉字的LED灯板。
所述低位制动指示灯为能显示不同颜色的发光灯。
传感器传出的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高位制动指示灯以显示汉字的形式传递给后面车辆的驾驶员,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前面车辆是在慢刹车、急刹车还是紧急停车,从而对自己驾驶的车采取相应的措施。
低位制动指示灯同样可以起到对后面车辆提醒的作用,同时当高位制动指示灯出现故障时,低位制动指示灯起到高位制动指示灯的作用;同时,由于低位制动指示灯显示的是不同的颜色,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刹车过程分解为慢刹、急刹以及停车三个阶段,并通过显示汉字或者指示灯的方式进行了显示,以提醒后面车辆,特别是刚开始驾驶的新手,对避免追尾等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汽车安全指示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2为汽车安全指示装置工作状态图;
附图3为汽车安全指示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刹车板;11-刹车线;2-传感器;3-信号处理器;4-高位制动指示灯;5-低位制动指示灯;6-感应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汽车安全指示装置,包括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电连接有检测刹车板行程的信号检测装置,信号检测装置与发光组件之间电连接有信号处理器3。
信号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2和便于信号检测的感应块6,感应块6固定设置在刹车线11上,传感器2的数量为三个,固定安装在车体上,传感器2与刹车线11相对应,并沿刹车线11方向依次排列,刹车线11的A端与刹车板连接,另一端B端与刹车片连接。
发光组件包括位于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的高位制动指示灯4和低位制动指示灯5,高位制动指示灯4为显示汉字的LED灯板,低位制动指示灯5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汽车尾灯的下方。
如图2所示,当踩踏刹车时,刹车线11会行走一段距离,将这段距离分为三段,每段距离由一个传感器2负责检测本段内的信号,三个传感器2检测三段,发出三个不同的检测信号,这三个检测信号分别代表慢刹、急刹和停车。
开始时,感应块6位于B端,不在传感器2的检测范围内,但一旦刹车,感应块6立刻进入传感器2的检测范围,刹车线11带着感应块6一起向A端移动,随着刹车的继续进行,感应块6依次经过三个传感器2,发出三个不同的信号,然后通过信号处理器3将三个信号分别转化为汉字或指示灯的方式展示出来,如显示“慢刹”、“急刹”或“停车”。
感应块6的长度与相邻两个传感器2之间的距离相等,即当感应块6进入第二个传感器2的检测范围时,感应块6便脱离第一个传感器2的检测范围,保持传感器2检测的连续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明,未经王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99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窗玻璃敲击器
- 下一篇:座椅升降啮合驱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