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语音输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9491.8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3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彤 |
主分类号: | G06F3/16 | 分类号: | G06F3/1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朱小杰 |
地址: | 瑞典斯德哥尔***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 输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语音输入技术,特别的涉及将说话语音转变为相应文字的语音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的出现给人们书写文字和写作提供了巨大的方便,它使得任何稍微懂得计算机的人都可以方便地写任何文件、书信。迄今为止,用计算机书写文字的最好和使用最为普遍的方法是用键盘。但是这方法有两个缺点,一是速度慢,尤其是用户键盘输入中文,因为键盘本质上是为输入西方文字而设计的;二是要求使用者有必要的键盘输入的训练和技巧,尤其是具有较高输入速度要求的时候。
由于用键盘输入文字速度慢,而人们说话的速度远远快于键盘输入的速度,所以它不适于做会议、谈话的记录。而对于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用键盘来快速输入萹幅比较长的中文,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
美国的IBM公司在过去一些年做了不少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名为“VIAVOICE”的语音识别技术和产品。它是个开发成熟而使用较广的技术,目前已应用在许多公司的手机和其它电子产品上,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语音指令。但是该技术识别短语和单词的量有限,识别的正确率约在50-70%之间。由于错误比例太大,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除了用在手机指令系统,其他使用场合很少见到。此外其他几个公司也做过类似语音输入的尝试,结果并不比IBM技术更好,因此其技术基本不为市场所接受,产品也无人问津。
VIAVOICE和其他现存语音识别与输入技术内容总的来说,都是用查字典(数据库)的方式完成的。即对一种语言,建立一个词汇发音与对应词汇文字的尽可能完全的数据库。用户说出的话被话筒收入后,输入计算机转为数值音频信号。对于相应于音频信号中每个字词的音素,其技术通过查找数据库把相应的词寻找出来,由此把语音输入转换为文字。
然而由于对应一个音素,往往有多个字或者词,而仅凭查数据库无法确定应该取哪一 个,所以上述产品都默认采取数据库中的第一个字或词。
VIAVOICE和其他现存语音识别与输入技术的另外一个出错的来源是噪音的干扰。当人说出的话语通过话筒输入电脑而转化为数值音素时,由于话筒质量问题、音频采集过程和数模转化,不可避免地都会产生噪音,这些噪音叠加在语音信号上,在输入音素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从而导致伪语音输入信号,必然导致语音识别容易出现错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语音输入高识别率、智能识别输入的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语音输入装置,包括语音收集器、数模转换音卡、Z变换集成电路模块、智能语音识别器、存储器和显示模块,上述语音收集器与数模转换音卡连接,数模转换音卡与Z变换集成电路模块连接,Z变换集成电路模块与存储器连接,智能语音识别器与存储器连接,显示模块与存储器连接。
上述智能语音识别器具有智能语言识别核心,存储器包括字词数据库、语法数据库、惯用法数据库和文章领域、风格与内容信息数据库,上述智能语言识别核心分别与字词数据库、语法数据库、惯用法数据库和文章领域、风格与内容信息数据库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好处:1、提供了一个高分辨率和高质量的语音输入技术,使得计算机和其他电子器件的语音输入的错误率大大降低,语音输入文字成为一项可以普遍接受使用,代替键盘输入的一项快速简单的文字输入和文章书写的方式;2、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可使用计算机和其他电子器材(如手机,掌上电脑等)对会议,交谈做实时快速的记录,大大提高这类场合的文字记录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智能语言识别核心与数据库的连接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高质量的输入话筒、高分辨率的数模转换音卡、Z变换集成电路模块、智能语音识别器、存储器和显示模块,上述输入话筒与数模转换音卡 连接,数模转换音卡与Z变换集成电路模块连接,Z变换集成电路模块与存储器连接,智能语音识别器与存储器连接,显示模块与存储器连接。智能语音识别器具有智能语言识别核心,存储器包括字词数据库、语法数据库、惯用法数据库和文章领域、风格与内容信息数据库各个单元,智能语言识别核心分别与字词数据库、语法数据库、惯用法数据库和文章领域、风格与内容信息数据库各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彤,未经刘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94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