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复合相线的光纤管型接续盒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8797.1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3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青;程启诚;林杨;肖永明;方宏;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通信设备运维中心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106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复合 接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中的通信技术,具体涉及光纤复合相线进行光电分离时使用到的光纤管型接续盒。
背景技术
光纤复合相线(OPPC,Optical phase conductor)是将光纤单元复合在相线中的一种电力特种光缆,具有电力相线和光纤通信的双重功能,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多地重视。
OPPC的架设必然要进行光纤单元的接续,现有的光纤单元结构为一金属管内置有多条光纤,现有的光纤接续用的特殊绝缘接头盒的不足之处为:安装使用昂贵,结构较大影响美观,多余的光纤需要空绕,需要定缆长配盘,大大增加了成本和施工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光纤复合相线的光纤管型接续盒。
上述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光纤复合相线的光纤管型接续盒,其特征是:包括一长外套管、两绝缘管、两密封胶圈及两个中间开有圆孔的螺纹封头,所述的长外套管内孔为两端大中间小的阶梯孔,大孔外端开有螺纹,所述的绝缘管内径配合光纤管的外径,所述的密封胶圈内径配合所述的绝缘管外径、外径配合所述的长外套管大孔直径,所述的螺纹封头中间圆孔配合绝缘管外径、螺纹配合长外套管两端大孔螺纹;所述的绝缘管外套在光纤管外后一端套进所述的长外套管内,所述的密封胶圈内置于所述的长外套管大孔内、外套在所述的绝缘管外,所述的中间开有圆孔的螺纹封头封堵长外套管两端大孔。
所述的密封胶圈为管状,其长度应大于所述的长外套管两端大孔长度,达到螺纹封头拧紧封堵长外套管两端大孔时被挤碰到并胀开。
所述的长外套管中间开有径向的螺纹孔,拧有封头螺丝,为灌注防水油膏用。
使用过程:
1、将所述的光纤管型接续盒从一光纤管的断端套进;
2、将两光纤7的断端熔接;
3、将光纤管型接续盒移动至接口处;
4、从长外套管中间的径向螺纹孔中灌注防水油膏后密封;
5、密封长外套管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避免了安装使用昂贵的特殊绝缘接头盒,大大降低了成本和施工难度,有利于推广应用;另外同时,所述光纤接续盒和OPPC导线也通过常规的接续金具或耐张线夹进行固定和钳接,也避免了定缆长配盘,使电网尤其是配电网中的OPPC架设更为简化,成本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图1是光纤复合相线进行光电分离时使用到的光电分离装置和光纤管型接续盒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纤管型接续盒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长外套管,2-绝缘管,3-密封胶圈,4-中间开有圆孔的螺纹封头,5-封头螺丝,6-光纤管,7-光纤,8-光电分离装置,9-光纤管型接续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光纤复合相线进行光电分离时需要使用到光电分离装置8和光纤管型接续盒9。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复合相线的光纤管型接续盒剖视图,包括一长外套管1、两绝缘管2、两密封胶圈3、两个中间开有圆孔的螺纹封头4和一个封堵螺丝5,长外套管1的内孔为两端大中间小的阶梯孔,大孔外端开有螺纹,绝缘管2的内径配合光纤管6的外径,密封胶圈3的内径配合绝缘管2的外径、密封胶圈3的外径则配合长外套管1的大孔直径,螺纹封头4中间圆孔配合绝缘管外径、螺纹则配合长外套管两端大孔螺纹,长外套管中间开有径向的螺纹孔,拧有封头螺丝7。
使用的状态是绝缘管2外套在光纤管6外后一端套进长外套管1内,密封胶圈3内置于长外套管1的大孔内并外套在绝缘管2外,中间开有圆孔的螺纹封头4用来封堵长外套管两端大孔。
密封胶圈3为管状,其长度应大于所述的长外套管两端大孔长度,达到螺纹封头4拧紧封堵长外套管两端大孔时被挤到胀开,以固定并密封光纤管的目的。
长外套管中间开有径向的螺纹孔为灌注防水油膏用,之后拧有封头螺丝5封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通信设备运维中心,未经广东电网公司电力通信设备运维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87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