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8749.2 | 申请日: | 201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6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蔡闳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闳宇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2/00;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胜利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电连接时具有较佳刮除氧化层效果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为一种现有的DDR SO DIMM电连接器,其设有一座体10、一排下端子15及一排上端子20;该座体10设有一连接槽11;该下端子15设有一弹臂16、一固定部17及一接脚18,该固定部17与座体10固定,该弹臂16设有一凸出的接点至该连接槽11;该上端子20设有一弹臂21、一固定部22及一接脚23,该固定部22与座体10固定,该弹臂21设有一凸出的接点24至该连接槽11,该上端子20的接点24位于该下端子15的接点19上方及后方。
上述的下端子15及上端子20在制造上皆为金属板片以下料方式形成,故其接点19、24皆为断面接触,在电连接上具有较佳刮除氧化层效果,然而制造上因是金属板片以下料方式形成,故无法成连续端子,甚为费料且组装亦费工。
请参阅图2,为一种现有的PCI-E电连接器,其设有一座体10、一排下端子15及一排上端子20;该座体10设有一连接槽11;该下端子15设有一弹臂16、一固定部17及一接脚18,该固定部17与座体10固定,该弹臂16设有一凸出的接点至该连接槽11;该上端子20设有一弹臂21、二个不同高度的固定部26、27及一接脚23,该固定部26、27与座体10固定,该弹臂21设有一凸出的接点24至该连接槽11,该上端子20的接点24位于该下端子15的接点19上方及后方。
上述的下端子15及上端子20在制造上皆为金属板片以板面弯折形成,故可成连续端子,制造上省料且组装省工,然而其接点19、24皆成凸出的圆弧板面,在电连接上刮除氧化层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端子是为金属板面弯折形成,其接点是为弹臂的板面弯折且挤压加工而成尖点,借以达到具有较佳刮除氧化层效果,且为连续端子,制造上较为省料且组装省工。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有:一塑胶座体,其设有一连接槽;至少一排端子,其是设于该塑胶座体,每一端子板面弯折设有一弹臂、一固定部及一接脚,该固定部与该塑胶座体固定,该弹臂设有凸出的接点位于该连接槽;其特征在于该接点是为弹臂的板面弯折且挤压加工而成尖点,当该接点受挤压时该弹臂自板面方向弹动。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塑胶座体二侧更设有二侧臂,该二侧臂向连接槽的开口方向延伸,其接近外端设有一卡扣,当一电路板插入连接槽定位时该卡扣卡定该电路板的一侧。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塑胶座体设有一退卡弹片,当一电路板插入时会压缩该退卡弹片,当该退卡弹片回弹将电路板推出一行程。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塑胶座体的连接槽的开口向前,该至少一排端子包有一排第一端子及一排第二端子,该第二端子设有凸向上的接点,该第一端子设有凸向下的接点且位于第二端子的接点上方。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的接点更位于第二端子的接点后方。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槽内设有一退卡斜面,当一电路板斜向插入该连接槽再向下压平时能够沿该退卡斜面退出一行程。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更设有另一较高的固定部与该塑胶座体固定。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子更设有另一较高的固定部与该塑胶座体固定。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的接点的圆弧半径小于0.2mm。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的接点的圆弧半径小于0.25mm。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并参考图式当可更加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连接器的侧视剖面图。
图2是现有电连接器的侧面视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闳宇,未经蔡闳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87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