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式多盘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8497.3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1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侯亮;刘才荣;李淼;刘俞毅;王其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55/32 | 分类号: | F16D55/32;F16D65/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式多盘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制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包括工业车辆在内的多种车辆的湿式多盘制动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领域制动器类型多是采用钳盘式制动器,钳盘式制动器虽具有制动性能稳定,一定程度上可以承受温度、水浸和车速的影响,抗衰退性较好等优点,但一般制动盘只有一片,存在摩擦面积小、单位面积压力大、散热条件差、易烧蚀、使用寿命短等缺点。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制动性能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近年来由国外率先采用的多盘湿盘式制动器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国内的湿式多盘制动器大多是通过制动半轴来实现制动(如中国专利ZL200720311907.5),但是在满足设计要求情况下,在实际使用中,制动半轴会发生半轴疲劳断裂的情况,而致使车辆无法制动而酿成事故,尤其是在工况较为复杂的工程机械领域。因疲劳破坏一般是由于工况恶劣、制动频繁等原因造成,传统的解决方法一般是增加半轴直径,更换半轴材料,改变半轴热处理工艺,但这样的方法不仅增加生产制造成本,且疲劳应力增加范围也较为有限,不能很有效地控制这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好,生产成本低,使用维修方便,安全性好,能提高车辆制动可靠性的湿式多盘制动器。
本实用新型设有行星轮架、动摩擦片、静摩擦片、内齿圈、活塞、内齿圈支架和回位弹簧。
静摩擦片通过花键与内齿圈连接,动摩擦片经花键与行星轮架一端凸起处外花键连接,动摩擦片和静摩擦片相间隔开且数量相等,内齿圈支架外侧花键与内齿圈内花键连接,内齿圈支架的内侧和活塞的外侧共同组成活塞活动的缸体,在活塞上设置密封圈。
所述行星轮架上最好均布3~4个行星轮,行星轮架一端凸起处外侧加工有一段花键,用于安装动摩擦片,花键底部的大端面加工成光滑平面,用于承受制动时产生的正压力,应有较高平面度和相对中心轴的垂直度和加工精度。
所述回位弹簧最好设至少2组,且间隔均布在活塞圆周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行星轮架结构,在简化传统设计结构的同时,加强行星轮架强度。在相同的载荷下,行星轮架能获得很大的抗扭截面系数,明显地降低了剪切应力,有效减少一般通过制动半轴制动车辆对半轴的冲击载荷,减少半轴疲劳断裂的可能性。即使半轴在极端工况下断裂,也能通过制动行星轮架实现安全制动。本实用新型的制造简单、承载能力强、维修方便、制动高效、安全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星轮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螺栓垫圈1、垫片2、挡圈3、滚针4、行星轮架5、动摩擦片6、静摩擦片7、内齿圈8、垫片9、活塞10、螺钉11、支撑轴12、轮壳13、内齿圈支架14、回位弹簧15、密封圈16、圆螺母17、太阳轮18、半轴19、行星轮20等。
静摩擦片7通过花键与内齿圈8连接,动摩擦片6经花键与行星轮架5一端凸起处外花键连接,动摩擦片6和静摩擦片7相间隔开且数量相等,初始安装时,彼此间留有较小的间隙。内齿圈支架14外侧花键与内齿圈8内花键连接,内齿圈支架14的内侧和活塞10的外侧共同组成活塞10活动的缸体,在活塞10上设置密封圈16。当车辆需要制动时,通过液压油推动活塞10的向左运动,将静摩擦片和动摩擦片压合在一起,并抵压行星轮架,多盘摩擦片产生摩擦制动力矩制动行星轮架5实现制动;卸除油压后,回位弹簧15设于活塞10与内齿圈支架14之间,回位弹簧15将活塞10拉回原位,消除动摩擦片6和静摩擦片7间的摩擦力,解除制动状态。
所述行星轮架5上均布3~4个行星轮,行星轮架5一端凸起处外侧加工有一段花键,用于安装动摩擦片6,花键底部的大端面加工成光滑平面,用于承受制动时产生的正压力,应有较高平面度和相对中心轴的垂直度和加工精度。
所述回位弹簧15设至少2组,且间隔均布在活塞10圆周方向上。
相对桥壳静止的支撑轴12左端加工有外螺纹,齿圈支架14与支撑轴12固连,齿圈支架14与内齿圈8固连;
所述内齿圈支架14通过圆螺母17与支撑轴12固连,并在圆螺母上用均布的多个螺钉将圆螺母锁死在支承轴上,确保内齿圈支架与支承轴的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84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轿车一档变速装置
- 下一篇:伸缩杆管内膨胀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