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纠偏送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07217.7 | 申请日: | 201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3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干;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开源电脑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J15/06 | 分类号: | B41J15/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纠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码印花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数码印花机的自动纠偏送布装置。
背景技术
数码印花是将花样图案通过数字形式输入到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印花分色描稿系统(CAD)编辑处理,再由计算机控制微压电式喷墨嘴把专用染液直接喷射到纺织品上,形成所需图案。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工艺的局限,生产印花产品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数量,企业才会有效益。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样化、个性化。数码印花技术的出现,使这个长期困扰企业的难题迎刃而解。过去一个产品从设计到交货需要几天甚至几十天,现在顾客选定了花型和面料,1~2小时成品便可到手,能较好满足消费者穿着或装饰的个性化需求。
在数码印花过程中,传统送布装置送布过程中容易偏斜,对印花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一般情况下常通过人工手动调节送布装置以纠正其在送布过程中产生的偏斜。采用人工纠偏一方面加大了劳动强度;另一方面也使数码印花质量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印花质量的自动纠偏的送布装置。
一种自动纠偏送布装置,包括:机架和位于机架上的送布机构,其中,所述的机架顶面带有支撑轨道;
所述的送布机构包括:
位于支撑轨道上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用于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支撑柱;
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的送布辊和扩幅辊;
所述的机架上设有与送布辊相平行的检测轨道;检测轨道上设有用于检测布料的其中一个边缘的检测器;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检测器信号控制送布机构沿支撑轨道滑动。
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
送布棍和扩幅辊相互平行;与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形成的平面相互垂直,便于在工作期间布料的平整。
扩幅辊一端设有驱动其转动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工作过程中,第二电机驱动扩幅辊以一定的转速转动,同时带动布料的传送。
支撑轨道由两组相互平行的轨道组成,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分别设有与支撑轨道相配合的轨道槽,便于两个支撑板在支撑轨道上滑行。
检测器上设有两组探头,分别用于检测布料其中一个边缘发生偏移的两个朝向;每一组探头应设置在一条直线上,由两组探头形成的直线相互平行,每一组探头中包括发射探头和接受探头。
检测器通过滑座与检测轨道相连接;检测轨道固定于机架两侧;滑块可沿检测轨道滑行,根据实际布料的宽度确定滑块在检测轨道上的固定位置,保证检测器的两组探头中只有一组探头具有检测信号。
支撑板上固定有用于调节布张力的送布辊抱紧装置;布张力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送布辊转动的摩擦力来实现。调节的张力大小由实际布料的本身特性决定;例如对于弹性较好的布料,可以设置较大的张力,使得布料充分辗平;而对于弹性不好的布料,则不需要太大的张力即可将布料辗平。
送布装置工作时,根据实际布料的宽度,首先调节检测器在检测轨道上的安装位置,保证检测器的两组探头中只有一组探头具有检测信号。正常工作情况下,检测器只有一组探头能够感应到布料的存在,产生检测信号;当布料发生偏斜时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检测器的两组探头均能感应到布料的存在,产生两组检测信号;第二种情况,检测器的两组探头均无检测信号;此时,控制器根据检测器的不同的检测信号,控制电机驱动两侧支撑板按照设定的方向滑行;直至检测器只有一组探头能够感应到布料的存在,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驱动。第一驱动电机可以利用固定片固定在机架上。另外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可使两组探头形成的两平行线与布料检测的边缘形成的直线形成一定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检测器、控制器和驱动电机相连实现了布料偏度的实时调节,保证了印花质量,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张力调节装置,使得送布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布料特性设置不同的张力,实现布料的充分辗平,进一步保证了后续的印花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纠偏送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自动纠偏送布装置,包括机架1和位于机架上的送布机构。
机架1顶面带有支撑轨道2;机架1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长方形的框结构,框结构的上侧分别设有两个互相平行的支撑轨道2;机架1上设有第一电机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开源电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开源电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72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