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m-Co产品成型双向压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6639.2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2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四望;胡能;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伍孝慈 |
地址: | 61183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m co 产品 成型 双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产品的加工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Sm-Co产品成型双向压模。
背景技术
Sm-Co永磁产品的加工方式为将粉末状通过压模装置加工为特定的固定形状,在加工Sm-Co永磁产品时所用到的压膜装置的结构多种多样,其原理是Sm-Co粉沫成型简易压模是从上向下单向压制,具体见图1所示,上模1与下模2分别位于型腔3的上方与下方压制成型的坯件上下密度差极大,直接构成产品磁性能不均匀,导致Sm-Co永磁产品质量下降,而且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其生产效率也会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可对压制坯件进行上下双向压制加工的一种Sm-Co产品成型双向压模。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Sm-Co产品成型双向压模,包括上模、下模、型腔与底座,上模与下模分别位于型腔的上方与下方,底座位于型腔下方,所述的底座是弹簧座。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弹簧座位于下模的两侧,弹簧座将来自于上模的向下的作用力转换为向上的作用力。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弹簧座内置的弹簧卡合在其内腔中,且弹簧呈脱落状,可根据反作用力的大小更换弹力不同的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压膜的底座替换为弹簧底座后,当作用力推动上模向下移动时,弹簧底座也受到向下的力,其随机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对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坯件实现上下双向的压力对其进行压制,使成型后的产品每有上下密度差,提高产品质量,弹簧底座内的弹簧为脱落状卡合,因此可根据回压尺寸大小更换,且本实用新型的Sm-Co产品成型双向压模结构简单,体积较小,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结构的压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m-Co产品成型双向压模,由上模1、下模2、型腔3与底座所组成,上模1与下模2分别位于型腔3的上方与下方,底座位于型腔3下方,其中底座采用弹簧座4,弹簧座4位于下模2的两侧,弹簧座4内置的弹簧卡合在其内腔中,且弹簧呈脱落状,根据所需反作用力的大小可更换不同弹力的弹簧。
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m-Co产品成型双向压模,首先将压制坯件放在上模1与下模2之间的型腔3中,再对上模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型腔3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后向下移动,弹簧座4中的弹簧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后会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进而对上模1与下模2之间的型腔3中压制坯件进行压制,达对坯件产品进行双向压制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航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66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加油装置的无齿轮曳引机
- 下一篇:茶叶匀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