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渗透导管及医用渗透导管的加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5778.3 | 申请日: | 201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3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燕;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同济恒远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08 | 分类号: | A61M39/08;A61M19/00;B26F1/24;B23K26/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1026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渗透 导管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导管,特别涉及一种医用渗透导管及医用渗透导管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创伤或手术后的患者会感觉剧烈的疼痛,剧痛不但使患者承受巨大的痛苦,还会引起患者的生理功能紊乱,甚至引发休克,给患者的康复和治疗造成很大困难,因此,适当地应用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防止可能产生的生理功能紊乱和休克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医疗领域通常使用镇痛药缓解患者的疼痛,镇痛药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痛阈,选择性地消除或缓解痛觉,减轻或消除由疼痛引起的生理功能紊乱和休克症状,但是由于镇痛药进入血循环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才能产生效果,因此应用镇痛药不当不但会使患者产生对镇痛药的依赖,造成难以克服的成瘾性,同时还会产生呼吸抑制、消化系统运动障碍等全身性的药物反应。采取其它方法替代有严重成瘾性和副作用的镇痛药缓解创伤或手术后患者的剧痛,一直是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但是一直未能找到理想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在不产生成瘾性和全身性副作用的情况下缓解创伤或手术后患者的剧痛,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医用渗透导管及医用渗透导管的加工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医用渗透导管,具有细长挠性的管状结构,医用渗透导管的管壁为密闭结构,医用渗透导管的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封闭的一端附近设有贯通管壁内外的微孔,开放的一端设有给药接口,给药接口与外部设置的给药装置相适应。
微孔为1个或多个。
多个微孔沿管壁的表面均匀分布。
多个微孔沿管壁的表面按区域、圆形分布的径向、圆形分布的周向、医用渗透导管的轴向、医用渗透导管的周向、螺旋、曲线或折线均匀分布。
多个微孔沿管壁的表面按区域、圆形分布的径向、圆形分布的周向、医用渗透导管的轴向、医用渗透导管的周向、螺旋、曲线或折线不均匀分布,在微孔分布区域的中间部位,微孔的分布密度大,在微孔分布区域的外围部位,微孔的分布密度小。
由微孔分布区域的中间部位到微孔分布区域的外围部位,微孔的分布密度由大逐渐变小。
医用渗透导管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医用渗透导管固定装置、穿孔机构支架、穿孔机构,医用渗透导管固定装置和穿孔机构支架设置在底座上,医用渗透导管固定装置的形状和尺寸与医用渗透导管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穿孔机构设置在穿孔机构支架上,穿孔机构设置有穿孔针滑道,穿孔针滑道中设置有穿孔针,穿孔针的形状和尺寸与微孔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穿孔针与穿孔针滑道沿穿孔针的轴向滑动连接,穿孔针的轴线与医用渗透导管的轴线垂直。
穿孔针滑道的数量和位置与微孔的数量和位置相适应。
穿孔针与穿孔针滑道固定连接,穿孔机构与穿孔机构支架滑动连接,穿孔机构相对于穿孔机构支架的滑动方向,与医用渗透导管的轴线垂直,并与穿孔针的轴线平行。
穿孔机构为激光打孔机,激光打孔机的激光束与医用渗透导管的轴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渗透导管及医用渗透导管的加工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取得的技术效果是:
医用渗透导管的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封闭的一端附近设有贯通管壁内外的微孔,开放的一端设有给药接口,给药接口与外部设置的给药装置相适应,可以在创伤或手术的创口内或创口附近设置医用渗透导管,使微孔位于创口中或创口附近,利用外部设置的给药装置向医用渗透导管内注入局部麻醉药,产生镇痛效果,镇痛的时间和镇痛的强度可以通过给药装置调整局部麻醉药的注入速度和注入剂量进行调整,彻底消除患者创口处的剧痛,防止剧痛引起患者的生理功能紊乱,避免休克的发生。由于局部麻醉药是通过对创口外周神经产生传导阻滞而产生镇痛效果的,不需要进入血循环后作用于中枢神经既可发挥作用,因此不易产生全身性的副作用,更不会产生成瘾性。
微孔为1个或多个,可以根据创口的大小和创口处神经的分布状况,选择微孔的数量,控制局部麻醉药注入的数量和区域。
多个微孔沿管壁的表面均匀分布,可以对微孔外周的组织均匀地注入局部麻醉药。
多个微孔沿管壁的表面按区域、圆形分布的径向、圆形分布的周向、医用渗透导管的轴向、医用渗透导管的周向、螺旋、曲线或折线均匀分布,可以根据创口的大小和创口处神经的分布状况,选择微孔的分布状况,对创口处特定的区域均匀地注入局部麻醉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同济恒远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同济恒远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57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