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组合盖及其盖体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4434.0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6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星恒迅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杨俊波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组合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医用装置,尤其有关于一种医用组合盖及其盖体。
背景技术
常用的医用组合盖包括外盖、内盖和固持在二者之间的胶塞,由内盖固定胶塞;现在也出现了无内盖的组合盖。医用组合盖的作用是在输液软袋、输液瓶等医用容器灌装药液以后密封住医用容器,在组合盖上形成针刺开口,对应胶塞上端面的针刺部位,实现向医用容器内注药和向患者输药。
组合盖可以设置一个针刺开口,在加药和输药过程中插针需要重复的刺入胶塞的针刺部位,影响抱针密封性能,因此业者会选择在一个组合盖上设置两个针刺开口,在胶塞上设置两个对应的针刺部位,以实现加药和输药分开。当然也可以在一个医用容器上连接两个下管件,在两个下管件上分别安装一个具有单针刺开口的组合盖,也能实现加药和输药分开。
目前在组合盖上形成针刺开口的结构主要是在组合盖的盖体上由易断壁连接一撕离部,撕离部再与扳折手柄或拉环等撕开元件相连接,向撕开元件施加作用力,从而由撕开元件带动撕离部沿盖体上的易断壁撕裂下来形成针刺开口,暴露出胶塞的针刺部。
在组合盖上设置撕开元件来形成针刺开口,既要保证易断壁具有足够的强度以避免在灭菌过程中易断壁不至发生破裂造成污染,又要保证易断壁在撕开时具有较好的撕裂性,保证撕离部能沿预期的易断壁处断裂,而不是使撕开元件从撕离部上断裂下来,造成无法开盖,因此对组合盖的制作要求较高,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组合盖及其盖体,能保证优异的洁净度,制造工艺简单,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组合盖,包括有盖体和位于所述盖体内的胶塞,所述盖体包括侧壁和顶壁,在所述顶壁上设有两个针刺开口,所述盖体上设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覆盖所述两个针刺开口且在所述两个针刺开口之间形成与所述顶壁相固接的分隔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分隔线为焊接线。焊接线可以是点断式的焊接线,也可是连续直线式的焊接线。焊接线两侧的保护膜在分别掀开以后,保护膜可以通过焊接线保留在盖体的顶壁上,也可以用力将保护膜由焊接线从盖体上撕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保护膜向所述盖体的侧壁延伸形成掀起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盖体的内部形成具有承压端面的容纳腔,所述盖体的侧壁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中心线径向向内形成扣持部,所述胶塞通过所述扣持部固定在所述容纳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所述盖体的侧壁的顶部向容纳腔的中心线滚边弯折形成所述顶壁及所述针刺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侧壁的内壁面向容纳腔的中心线一体成型有凸起部,由所述凸起部将胶塞固持在所述容纳腔内,且由所述凸起部限定所述针刺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盖体内部形成两个分别具有承压端面的容纳腔,所述胶塞包括两个,分别固持在两个容纳腔内,在每个胶塞上分别形成一个针刺部位,所述两个胶塞上的两个针刺部位与所述盖体上的两个针刺开口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盖体内部形成一个具有承压端面的容纳腔,所述胶塞包括一个,在所述胶塞上形成两个针刺部位,所述两个针刺部位分别与所述两个针刺开口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盖体的侧壁的下部形成径向向外延伸的对接凸缘,所述对接凸缘的对向两侧形成相对的夹持槽。通常在将组合盖组装在输液瓶上时,要使两个针刺开口避开输液瓶瓶口用于对接和封闭的熔接线,避免在针刺时针头遇到熔接线造成针刺费力,为达到此目的,可以使焊接线与输液瓶熔接线平行,这样两个针刺开口将会分别位于输液瓶熔接线的两侧。在盖体的对接凸缘上形成夹持槽,一方面便于在组装工序中,机械手臂夹持住盖体,另一方面也便于使焊接线与输液瓶熔接线相对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盖体,所述盖体包括侧壁和顶壁,在所述顶壁上设有两个针刺开口,所述盖体上设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覆盖所述两个针刺开口且在所述两个针刺开口之间形成与所述顶壁相固接的分隔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星恒迅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奥星恒迅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44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接口及其下管件
- 下一篇:一种全视场使用的共轴三反射光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