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新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2530.1 | 申请日: | 201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1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汪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祥 |
主分类号: | F24F3/147 | 分类号: | F24F3/1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新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风系统,尤其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组合式新风系统,属于通风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的楼宇设计中,尤其是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楼宇,一般都会配备新风系统,用于楼宇内部与外界之间进行空气交换以保证楼宇内部空气的清新。从功能上划分,新风系统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只具备室内外空气交换的简单功能的类型,具备热量回收功能的类型,具备空气过滤功能的,具备杀灭或抑制微生物功能的类型,具备向空气中释放某些添加剂功能的类型,以及将上述类型复合的类型;其中的热量回收型在室外新鲜空气传进室内的过程中与即将要排出室外的室内空气的热量进行交换,以实现在保证室内外空气正常交换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能量损耗,达到高效节能环保之目的,广泛应用于配备空调或暖气设备的房间,如申请号为200720063946.8、名称为“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的中国专利申请,又如申请号为200610031143.4、名称为“具有热回收功能的热电新风机”的中国专利申请。现有的热量回收型新风系统是将风机、热交换器等功能组件整合在一个绝热壳体内,以便于整体制造和安装,但却容易造成设备体积过大而不便于在普通住宅安装(如在普通的公寓式住宅),尤其是空气流量大的型号更是如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组合式新风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组件之间通过管道进行连接,以实现将系统的体积分散到较大空间内,进而使该新风系统能适应不同的楼宇或住宅的安装条件。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组合式新风系统,主要由风机、热交换器、保温壳体和管道组成;风机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保温壳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热交换器置于保温壳体内,保温壳体上设置有开口,风机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进行连接;风机通过管道将室外的空气吸入和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并同时流经热交换器,同时流经热交换器的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之间发生热交换,实现热量回收;其中:风机和热交换器不设置于同一个保温壳体内,风机和热交换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上述的组合式新风系统,在所述的风机中,用于将室外空气驱动进入室内的风机被设置于保温壳体内。
上述的组合式新风系统,所有的风机都被设置于保温壳体内。
上述的组合式新风系统,所述的管道为保温管。
上述的组合式新风系统,在热交换器与保温壳体之间的空气通路上设置消音过滤装置, 用于降低噪音及过滤空气杂质。
上述的组合式新风系统,增加外形尺寸与热交换器相同的模块,用于替换热交换器,为本新风系统实现其它功能,所实现的功能由模块决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主要功能组件之间通过管道进行连接,系统的体积分散到较大空间内,进而使该系统能适应不同的楼宇或住宅的安装条件;在安装时,系统的不同组件可根据安装场地的环境条件而分散到不同位置,系统结构较简单且容易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总体外观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局部透视解析图;
图4是图3对应的左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局部透视解析图;
图6是图5对应的仰视图;
图7是图6对应的右视图;
图8是图6对应的前视图;
图9是图6中的一个部件(即:热交换器15)的透视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的一个部件(即:空气净化模块)的透视图;
图11是图10的透视解析图;
图12是图11对应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1对应的前视图;
图14是图11对应的右视图;
其中,附图中:
1-保温壳体一,2-保温壳体二,3-保温壳体三,4-保温管一,5-保温管二,6-保温管三,7-保温管四,8-保温管五,9-保温管六,10-管道接头一,11-管道接头二,12-管道接头三,13-管道接头四,14-风机,15-热交换器,16-过滤芯架体,17-过滤芯一,18-过滤芯二,19-过滤芯三,20-过滤芯四,F1-气流一,F2-气流二,F3-气流三,F4-气流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14都是说明同一个实施例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祥,未经汪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2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