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地下水源热泵的机房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2147.6 | 申请日: | 201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8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唐嘉临;麦东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恒嘉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4F5/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61 北京市崇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地下 水源 机房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房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机房因为有大量的电子设备,所以空调系统来为其降温。空调系统的能耗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空调冷热源阶段、管道输配阶段和末端设备阶段。常规的空调系统的末端形式主要有三种:上送风系统、底部送风系统以及管道送风系统。
从机房空调的发展历史来看,上送风系统是最早被应用于机房内部的气流组织形式,冷风从送风格栅向下送出,或者通过风帽直接送风,但该方式只适合于空间狭小的机房或做冷源备份之用。高速低温的冷风被直接送到机架排与排之间的高温通道中,通过与高温气体混合形成涡旋来降低环境温度。为了保证低温送风能够直达地面与热通道中的高温空气充分混合,防止其直接进入机架内部影响电子设备工作,天花板上的出风口位置要正对热通道,且倒流片方向要经过专门设计从而对出风方向起到限制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每个机架的发热量并不一定相同,因为它们的发热量由放置其中的电子设备种类和数量决定的,而送风量以及送风温度则是预先设计好的,并不会安装机架实际热负荷条件进行调整,所以无论如何也得不到最理想的气流分布方式,在热负荷高的机架区域风量不足,而在热负荷低的机架区域风量又过大的现象总会出现。不同机架内部的温度也不相同,热负荷越高的机架内部温度越高。机房内部的温度场也不均匀,温度的变化趋势由相应区域的热负荷决定,所以永远也无法得到稳定的温度梯度场。由于上送风系统中冷风由顶部向下送出,所以低温气流首先经过温度最高区域,与热空气强烈混合,形成涡旋,而机房空调回风口则在温度最低区域,这种布置方式不符合温度自然分布规律,而且形成涡旋增加了冷量损失,所以降低了空调的制冷效率。上送风相同比较适合空间狭小,热流密度也较小的环境使用,比如传统的电信机房,但不适合于当前热流密度较高的大中型数据中心机房。
为了克服上送风系统的弊端,下送风系统应运而生,根据送风口与机架的相对位置,下送风系统又可以分为底部送风和通道送风两种。
底部送风的冷风由通过架空地板在机架下面的出风口向上送出,直接进入独立的机架内部,机架底部开放,侧面密封,以防止冷空气外泄,冷风自下而上充分吸收每个机架内部的热量变为热风由顶部吹出。底部送风系统中机房空调的回风口在最上方,即温度最高区域,这样布置符合温度自然分布规律,所以提高了空调设备的热效率。同时,与上送风方式相比,底部送风方式还避免了冷风与机架内部热空气强烈混合形成涡旋,从而减少了冷量损失。如果每个机架内部的热负荷都相同,则底部送风方案能得到最优的热效率,但实际上,机架内部由于摆放的电子设备型号与数量的不同,发热量很难做到统一。另外,机架内部的电子设备会对从中通过的冷风产生阻力,因此,电子设备的数量越多,被冷风带走的热量也就越多,但通过的风量也就越小。这样不同的机架内部就会形成不同的温度梯度,机架内部热负荷越高,温度梯度也越高。造成的结果就是整个机房内部温度不均匀,尤其是在热负荷较小的机架上方区域,在机房顶部区域不同温度的气流还会继续混合,最后空调的回风温度比室内最高温度还要低。从制冷效率来说,底部送风系统比上送风系统有所提高,但并不是最优方案。
利用高架地板,冷风还可以通过机架排与排之间的通道地面送风格栅向上送出,即通道送风。与底部送风相比,所以也就不会受到机架内部所摆放的电子设备种类和数量的影响,而会以相同的风量向上送出。通常热负荷最大的区域都会出现在机架顶部,所以为了冷却它,需要冷风离开地面时有很高的送风速度。这样的送风方式类似于喷泉的工作原理:冷风在下落和落入机架之前径直向上喷出,但是当冷风到达一定高度后,还是会与周围的热空气混合,因为有一部分冷风会吹入旁边的机架。与前面两种送风方式相比,通道送风能够用相同的风量冷却所有机架已经是一种进步了,但是它依然不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因为送风量的大小应该按照热负荷的实际需要进行分配。利用通道送风,机架内部的温度梯度较前两种方式 更小,温度分布更均匀,但均匀程度还没有达到最高热力学效率的要求,所以它依然不是最好的温度解决方案。由于机架中的热气流与旁边的冷气流相混合,空调的回风温度比机房内部最高温度低,不符合节能的要求。
上述解决方案还有一个改善的地方,就是利用CFD(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技术,在机房热负荷大机架前方,配置地板送风单元,使机房温度场趋向均匀。缺点是性价高不够好,地板送风单元的造价不菲,而且地板送风单元本身耗电量也不低,虽然能解决机房宕机的现象,运行费用居高不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恒嘉科贸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电恒嘉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21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的室内单元和连接其制冷剂管的方法
- 下一篇:LED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