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灌装机自动上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1779.0 | 申请日: | 201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1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吴焕礼;张敬军;陈勇;李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海瑞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B3/00 | 分类号: | B67B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装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装机械,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灌装机自动上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液体灌装生产线中,通常是通过灌装机上盖装置来完成盖子的安装,现在所使用的灌装机上盖装置在进行盖子的安装时,首先在上部吸取盖子,然后运行到下部,再翻转180°,然后将盖子安装到灌装桶上,灌装机上盖装置机构比较复杂,体积较大,自动运行速度慢,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速度快、工作效率高的灌装机自动上盖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灌装机自动上盖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部设置有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支架之间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套装有与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横向设置有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吸盘,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连接架与翻转装置连接。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翻转装置包括转向板、转向盘和弹簧,所述转向盘与转轴穿过连接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盘的外圆周面与转向板的一侧面相接触,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转向盘固定连接。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转向板上设置有凹槽。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凹槽位于转向板与转向盘相接触的一侧。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凹槽在树竖直方向的高度和弹簧与立柱的连接点在竖直方向的高度相等。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凹槽为V型槽。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转向盘为偏心盘。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转轴与连接架可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使用时,连接架位于上部,通过吸盘将盖子吸住,然后气缸带动连接架沿导向柱的轴向向下运动,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当转向盘运动到凹槽位置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转向盘转动,从而带动吸盘和盖子转动,当转向盘离开凹槽时,吸盘和盖子旋转180°,然后气缸使盖子继续下降到指定位置后停止,吸盘松开,盖子安装到灌装桶上,然后气缸带动连接架向上运动,在转向盘运动到凹槽位置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转向盘反向转动,当转向盘离开凹槽时,吸盘反向转动180°,然后气缸使盖子继续上升到指定位置后停止,吸盘再次吸住盖子,进行盖子的安装,本装置机构比较简单,体积较小,连接架上下运行速度快,在运动过程中即实现了吸盘的反转,工作效率高,准确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灌装机自动上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图;
附图3为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4为附图1中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架;2-转轴;3-支座4-滑套;5-连接架6-弹簧;7-导向柱;8-转向板;9-支撑板;10-活塞杆;11-气缸;12-支撑杆13-固定板;14-立柱;15-灌装桶;16-转向盘;17-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灌装机自动上盖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支座3,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立柱14,两个立柱14位于支架1的两端,立柱14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上部设置有气缸11,固定板13与支架1之间设置有导向柱7,导向柱7上套装有与气缸11的活塞杆10固定连接的连接架5,连接架5上设置有横向设置的转轴2,转轴2的一端设置有吸盘17,转轴2的另一端穿过连接架5与翻转装置连接。
导向柱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向柱相对于气缸11对称设置,导向柱7上套装有滑套4,滑套4可沿导向柱7的轴向上下运动,连接架5的一端套装在一个滑套4上,连接架5的另一端套装在另外一个滑套4上,转轴2与连接架5可转动连接,每个立柱14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两个支撑板9之间设置有支撑杆12。
如附图4所示,翻转装置包括转向板8、转向盘16和弹簧6,转向盘16与转轴2穿过连接架5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向盘16的外圆周面与转向板8的一侧面相接触,弹簧6的一端与立柱14固定连接,弹簧6的另一端与转向盘16固定连接。
转向板8上设置有凹槽81,凹槽81为V型槽,凹槽81位于转向板8与转向盘16相接触的一侧,凹槽81在树竖直方向的高度和弹簧6与立柱14的连接点在竖直方向的高度相等。
转向盘16为偏心盘,弹簧6与转向盘16的连接位置远离转向盘16与转轴2的连接位置。
使用时,灌装桶15位于支架1上,连接架5位于上部,通过吸盘17将盖子吸住,然后气缸11带动连接架5沿导向柱7的轴向向下运动,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当转向盘16运动到凹槽位置时,在弹簧6的弹簧力的作用下,转向盘16转动,从而带动吸盘17和盖子转动,当转向盘16离开凹槽81时,吸盘17和盖子旋转180°,然后气缸11使盖子继续下降到指定位置后停止,吸盘松开,盖子安装到灌装桶15上,然后气缸11带动连接架5向上运动,在转向盘16运动到凹槽81位置时,在弹簧6的弹簧力的作用下,转向盘16反向转动,当转向盘16离开凹槽81时,吸盘17反向转动180°,然后气缸11使盖子继续上升到指定位置后停止,吸盘17再次吸住盖子,再次进行盖子的安装,依次进行循环,将盖子安装到灌装桶1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海瑞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潍坊海瑞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1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