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滑耳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1152.5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4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辉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滑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防止耳机滑落的防滑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作为一种音频输出设备,广泛用于MP3、随身听等设备上,现有的耳朵一种主要是通过耳屏和对耳屏将耳机夹持固定,使耳朵的耳屏和对耳屏受压,一方面长时间佩戴,耳朵不舒服;另一方面耳机也容易滑落。另一种耳机是通过设置一个与耳机连接的挂件,该挂件与耳朵的上部配合固定,在佩戴该耳机后,一方面不方便佩戴眼镜,同时眼镜也容易滑落;另一方面需要较大的挂件才能固定,其结构比较复杂、体积较大,因此其生产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滑耳机,结构简单,佩戴后不容易滑落,也不影响佩戴眼镜;同时支撑挂件体积较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滑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和一端与该耳机本体连接的支撑挂架,其中,在所述耳机本体音频输出的一侧设有突台,该突台一端与耳机本体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挂架另一端相对,且突台与支撑挂架另一端之间设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支撑挂架与突台相对的一端设有突起,该突起靠近支撑挂架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突台呈圆柱状。
优选地,所述突台与耳机本体之间形成一定夹角。
优选地,所述夹角范围为60°-90°。
优选地,所述突台与支撑挂架之间间隙为5mm-8mm。
优选地,所述支撑挂架呈U形。
优选地,所述支撑挂架为记忆金属或塑料。
本实用新型防滑耳机,通过在所述耳机本体音频输出的一侧设有突台,该突台一端与耳机本体连接,其加一端与所述支撑挂架另一端相对,且突台与支撑挂架另一端之间设有间隙。在佩戴该耳机时,将耳机上的音频输出结构与耳道配合,所述突台与对耳屏和耳屏配合,所述支撑挂架一端与耳廓配合,且支撑挂架位于耳垂外侧。由于所述耳机通过突台和支撑挂架一端与耳朵对耳屏、耳屏配合及耳廓配合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从耳廓的上部固定耳机,一方面在佩戴耳机后不容易滑落,也不影响佩戴眼镜;另一方面利用耳朵自身结构固定耳机,支撑挂件体积较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滑耳机实施例示意图;
图2a是耳朵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防滑耳机实施例与耳朵配合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滑耳机实施例。
所述防滑耳机包括:耳机本体1和一端与该耳机本体1连接的支撑挂架2,其中,在所述耳机本体1音频输出的一侧设有突台12,该突台12一端与耳机本体1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挂架2的另一端相对,且突台12与支撑挂架21另一端之间设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防滑耳机实施例,如图2a、图2b和图3所示在佩戴该耳机时,将耳机上的音频输出结构11与耳道(附图未标示)配合,所述突台12与对耳屏3′、耳屏4′,以及由该对耳屏3′和耳屏4′形成的耳屏间切迹5′配合,该支撑挂架2外包在耳垂2′,该支撑挂架2一端与耳廓1′位于耳屏间切迹5′相对面配合,即支撑挂架2一端与耳廓1′背面配合。由于所述耳机通过突台12与对耳屏3′、耳屏4′,以及由该对耳屏3′和耳屏4′形成的耳屏间切迹5′配合,其支撑挂架2的一端与耳廓1′位于耳屏间切迹5′相对面配合实现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不需要从耳廓1′的上部固定耳机,一方面在佩戴耳机后不容易滑落,也不影响佩戴眼镜;另一方面利用耳朵自身结构固定耳机,支撑挂件12体积较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挂架2与突台12相对的一端设有突起21,该突起21靠近支撑挂架2的内侧,由于突起21与支撑挂架2之间可以形成更小的间距,在与耳廓1′配合固定时更更牢固,不容易掉落或滑落。所述突台12呈圆柱状。所述突台12与耳机本体1之间形成一定夹角a,该夹角a范围为60°-90°,例如60°、75°等。所述突台12与支撑挂架2上的突起21之间间隙为5mm-8mm。
所述支撑挂架2呈U形,该支撑挂架2为记忆金属或塑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辉,未经刘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11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