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作汽车充电站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00838.2 | 申请日: | 201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4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苏农;龚武;陈方;黎嘉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三浦重工钢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 地址: | 528145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充电站 机械式 立体 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作汽车充电站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这种战略物资的日趋紧缺,全球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快速发展,全球性的能源结构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电动汽车的发展无疑顺应了这个潮流,也是近年来世界各国产业发展政策大力鼓励和支持的。然而汽车充电站在我国还未得到发展,一线城市的充电站也寥寥无几,更不用说中小城市了,所有这些无疑阻碍了电动汽车的发展。按照美国、日本等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来看,至少要在40公里的半径内有一个汽车充电站。而我国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近年来已经有较大的发展,大中小城市遍布机械式立体停车库,但充电站的发展却停滞不前。充电与加油在时间上区别比较大,充电可分为耗时一小时以内的快速充电和耗时6~10小时的正常充电,快速充电蓄电池大约充满30~50%,而正常充电在足够的时间内蓄电池可以充满90%以上。因此迫切需要在停车的时候同时进行充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兼作汽车充电站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兼作汽车充电站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包括由横梁和立柱固定连接形成的主体框架、设置于主体框架内的载车板,所述主体框架设置有第一滑触接头,所述载车板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滑触接头配合连接形成电性连接的第二滑触接头、可通过充电电缆与汽车充电接口形成电性连接的充电插座,所述第二滑触接头与所述充电插座通过连接电缆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滑触接头通过供电电缆与充电电源形成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每个所述载车板均设置有所述第二滑触接头和充电插座,所述主体框架在每个载车板可停放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一滑触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载车板设置有电性连接的第二滑触接头和充电插座,当汽车停放在载车板上时,需要充电的汽车就使用充电电缆将充电插座与汽车充电接口实行电性连接,载车板停放到位时,第二滑触接头与第一滑触接头相互结合形成电性连接,第一滑触接头又与充电电源连接,因此可以实现对停放在任一对应位置的汽车进行充电,使得立体停车库兼具充电站的功能。在停放汽车的同时进行充电,方便驾驶员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兼作汽车充电站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一个载车板以及停放车辆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立体停车库的载车板以及充电装置的构造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兼作汽车充电站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包括由横梁和立柱固定连接形成的主体框架12、设置于主体框架12内的载车板10,所述主体框架12设置有第一滑触接头15,所述载车板10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滑触接头15配合连接形成电性连接的第二滑触接头16、可通过充电电缆22与汽车充电接口形成电性连接的充电插座20,所述第二滑触接头16与所述充电插座20通过连接电缆18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滑触接头15通过供电电缆25与充电电源(图未示)形成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兼作汽车充电站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设置有依次电性连接的供电电缆25、第一滑触接头15、第二滑触接头16、连接电缆18、充电插座20、充电电缆22。具体地,在载车板10设置有电性连接的第二滑触接头16和充电插座20,当汽车停放在载车板10上时,需要充电的汽车就使用充电电缆22将充电插座20与汽车充电接口实行电性连接,载车板10停放到位时,第二滑触接头16与第一滑触接头15相互结合形成电性连接,第一滑触接头15又与充电电源连接,因此可以实现对停放在任一对应位置的汽车30进行充电,使得立体停车库兼具充电站的功能。在停放汽车的同时进行充电,方便驾驶员节省时间。
载车板10运行停在固定的位置以后,载车板10上的第二滑触接头16与固定位置的第一滑触接头15结合,从而形成充电回路,经检测电路检测电路畅通后,可自动进行充电。根据蓄电池的不同状态,充电机自动调整电流,充满后自动关闭。当客户取车时,拔下充电电缆22即可将汽车30驶离载车板。
更佳地,每个所述载车板10均设置有所述第二滑触接头16和充电插座20,所述主体框架12在每个载车板10可停放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一滑触接头15,从而可以使得汽车停放在任何一个停放区间都有相应的第一滑触接头15与该载车板10的第二滑触接头16相结合形成电性连接,保证充电过程可靠的进行。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三浦重工钢构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三浦重工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08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停车库
- 下一篇:电动插入式频率可调型高效振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