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氮化炉热能循环利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0661.6 | 申请日: | 201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4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石民安;石文安;石拓;靳子钰;卓玉侠;何静宇;靳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峡县中嘉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庄振乾 |
地址: | 473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热能 循环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熔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化炉热能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氮化炉是冶金熔炼设备中常用的设备,包括炉墙和炉顶,炉顶有拱碹,配有电加热装置、氮气通入装置和排气装置,氮气通入装置中有氮气输入管,排气装置中有排气管,其氮气输入管从一侧炉墙上部穿越保温层进入炉膛,排气管从一侧炉墙底部进入炉膛。这种氮化炉的热能利用结构是在氮化炉炉体外部加装循环水系统和炉体顶部加装散热管进行热能利用的,以上两种方法均不理想。因炉体内部热量积聚在一个保温效果良好的密闭空间内,炉体内的热能传导到炉外降温的速度远远跟不上降温系统的热量散失速度。因技术工艺的限制,不能对炉体内外部空气进行直接对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源利用率高,熔炼速度快,成本低,实现零排放,保护环境的氮化炉热能循环利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氮化炉热能循环利用装置,具有多个氮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氮化炉的排气管通过管道连通冷却器的输入端,冷却器的输出端连接引风机,引风机的输出端通过高温管道分别连通氮化炉的氮气输入管,在每个氮气输入管上设置有 高温阀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该氮化炉热能循环利用装置的原理是将氮化炉密闭串联起来,把热能通过密闭循环系统,引入到另一炉中进行热能利用,即把氮化炉的降温能源通过密闭管道和热风循环风机输送到另一台氮化炉内升温,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护环境、降低成本等目的。本实用新型在于氮化炉本身是密闭设备,炉子为间歇式运转,如不使用密闭循环热能利用系统,炉体内的降温热能会无谓地损失掉,而且多余的氮气也不能得到利用。通过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能源利用率20%,每炉可节约电费500元,节约制氮用电费100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氮化炉热能循环利用装置,具有多个氮化炉1、2、3、4、5、6,氮化炉的排气管7、8、9、10、11、12通过管道连通冷却器13的输入端,冷却器13的输出端连接引风机14,引风机14的输出端通过高温管道15分别连通氮化炉的氮气输入管16、18、20、22、24、26,在每个氮气输入管上分别设置有高温阀门17、19、21、23、25、27,构成密闭的循环系统。使炉体内的降温热能不会损失掉,多余的氮气也能得到利用,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熔炼速度快,成本低,实现零排放,保护环境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氮化炉也可以是2个或3个或更多,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构成密闭的循环系统均属本专利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峡县中嘉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西峡县中嘉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06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平面波浪形筛面的筛箱
- 下一篇:一种玻璃窑脱硝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