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电源变换装置和后备供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0420.1 | 申请日: | 201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4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胡继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继业 |
主分类号: | H02M7/537 | 分类号: | H02M7/537;H02M3/335;H02J9/06;H02H7/18;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源 变换 装置 后备 供电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电源变换装置和后备供电系统,尤其是一种可以对小电压大容量的废旧蓄电池进行逆变的电源变换装置和后备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通讯基站/机房中,都需要用备用蓄电池对通讯设备进行临时供电,所以蓄电池的使用量比较大,加之一些额外因素,所以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多不长。
因此每年都会淘汰和报废掉大量的蓄电池,现有的处理这些淘汰和报废掉的蓄电池的方法就只能当做废品卖掉,这就会导致几个问题:
第一,蓄电池生产会产生环境污染,因为使用时间短,循环再生产频率会加大,导致更多的环境污染;
第二,很多看似报废的蓄电池还有利用价值,如过只是单纯的卖废品将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所以现在都希望可以继续利用废旧蓄电池,但是现有技术具有技术瓶颈,就是废旧的蓄电池的容量都无法达到原来设计的额定容量,例如只有20%--50%,可是现有电源变换装置无法对低容量的废旧蓄电池进行逆变处理。那么继续利用废旧蓄电池也就成为不可能,无从谈起继续利用废旧蓄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电源变换装置和后备供电系统,实现智能的利用废旧低容量的蓄电池进行逆变处理,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时长,实现了蓄电池的再利用,节省了大量的经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源变换装置,包括:
用于将蓄电池/蓄电池组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直流-交流转换器;
用于控制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的电压幅值的控制器,与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相连接。
所述智能电源变换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直流-交流转换器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交流-直流转换器,分别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和控制器相连接。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为0至60伏。所述直流-交流转换器和交流-直流转换器利用直流-直流转换器实现。所述直流-交流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为交流220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备供电系统,所述后备供电系统包括上述智能电源变换装置,和与所述智能电源变换装置连接的智能充电装置;
所述智能充电装置包括:
用于根据蓄电池/蓄电池组的上一次充放电过程判断所述蓄电池/蓄电池组当前容量的容量分析器;
用于根据所述蓄电池/蓄电池组当前容量调用充电方式的控制器,与所述容量分析器相连接;
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方式对所述蓄电池/蓄电池组充电的充电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充电器具体包括:恒流充电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恒压充电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脉冲充电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恒流充电单元为0至50安直流恒流充电单元。所述恒压充电单元为0至60伏直流恒压充电单元。所述脉冲充电单元输出脉冲的占空比为0至100%,频率为0至20千赫兹,幅值为60伏。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电源变换装置和后备供电系统实现了智能的利用废旧低容量的蓄电池/蓄电池进行逆变处理,使得低电压的废旧蓄电池可以继续利用,有效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节省了大量的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电源变换装置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电源变换装置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备供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备供电系统的智能充电装置示意图所示;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后备供电系统的智能充电装置的充电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电源变换装置可以对低电压的废旧蓄电池进行逆变处理,来带动负载,从而有效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电源变换装置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智能电源变换装置实施例一具体包括:控制器20和直流-交流(DC-AC)转换器21,控制器20和DC-AC转换器21相连接。
DC-AC转换器21的作用是将蓄电池3所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而控制器20的作用是控制DC-AC转换器21的电压幅值,例如DC-AC转换器21可以在控制器20的控制下将蓄电池3产生的直流电转变为市电220V,从而可以在市电停电时供给负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继业,未经胡继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04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RIG_B码解码接口电路
- 下一篇:二相爪极式永磁步进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