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舷外挂机下置式换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9769.8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0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伍本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本银 |
主分类号: | B63H20/08 | 分类号: | B63H20/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70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挂 机下置式 换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舷外挂机前进、后退的换向机构,具体指舷外挂机下置式换向机构。
背景技术
舷外挂机作为水上交通工具的动力机构,除了发动机本身外,还涉及一些外设机构,如操作机构、螺旋桨等。由于螺旋桨的工作方向和动力初始输出方向相互垂直,因此通常舷外挂机利用一对锥齿轮改变发动机动力输出方向,这对锥齿轮安装在下箱体中,其中一个锥齿轮安装在螺旋桨轴上,另一个锥齿轮安装在传动轴上。跟所有的交通工具一样,舷外挂机也需要前进和后退,因此需要换向,故在舷外挂机上设有换向机构,通过手把上的控制机构实现变向。传统的换向机构一般采用专用的变速箱来控制。发动机通过皮带连接变速箱,变速箱通过锥齿轮换向输出动力。其不足在于:不但结构复杂,体积巨大,而且传动噪音大,更重要的是,传动效率低,功率损失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传动效率、降低传动噪音的舷外挂机下置式换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舷外挂机下置式换向机构,它包括下箱体、相互垂直的螺旋桨轴和传动轴,螺旋桨轴和传动轴一端进入下箱体内。在下箱体内设有主动锥齿轮、前进锥齿轮和倒挡锥齿轮,前进锥齿轮和倒挡锥齿轮活套在螺旋桨轴上并可相对螺旋桨轴转动,主动锥齿轮固定安 装在传动轴下端并同时与前进锥齿轮和倒挡锥齿轮啮合;所述螺旋桨轴上通过键槽安装有滑套,滑套位于前进锥齿轮和倒挡锥齿轮之间;螺旋桨轴位于下箱体内的那端设有轴向孔,一销子径向穿过滑套和轴向孔,位于销子外侧的轴向孔中设有顶杆,顶杆一端顶在销子上,另一端与推动顶杆向轴向孔里端移动的控制机构连接,位于销子内侧的轴向孔中设有将销子向外推的压簧;在螺旋桨轴上设有轴向滑槽,销子在顶杆和压簧作用下可沿轴向滑槽左右移动并同时带动滑套沿螺旋桨轴轴向滑移,滑套在滑移过程中与两侧的前进锥齿轮和倒挡锥齿轮结合。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杆和与控制杆连接的传力机构,传力机构与操作手柄连接,控制杆垂直于螺旋桨轴方向伸入下箱体中,控制杆上设有一锲形面,所述顶杆的另一端顶在控制杆的锲形面上。
进一步地,在下箱体中设有球头定位销,球头定位销上设有使球头定位销始终与控制杆紧密接触的压簧;在控制杆高度不同位置上设有定位坑,球头定位销落在不同的定位坑对应着滑套所处的不同位置状态。因为滑套所处的位置状态有三种(1、与前进锥齿轮结合;2、与倒挡锥齿轮结合;3、同时不与两锥齿轮结合),因此对应的定位坑为三个,分别对应着滑套上述三种位置状态。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利用了原有的下箱体和某些传动机构,因此本换向机构结构简单,增加的零部件不多,成本控制好。
2、由于下箱体工作时位于水下,因此本换向机构能够充分地降温,不存在发热问题,而且在水的掩盖下几乎没有传动噪音。
3、能够明显地提高传动效率,发动机功率可以完全发挥出来。
4、结构紧凑,重量轻,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其中,1-下箱体;2-螺旋桨轴;3-传动轴;4-主动锥齿轮;5-倒挡锥齿轮;6-前进锥齿轮;7-滑套;8-销子;9-顶杆;10-顶杆压簧;11-轴向滑槽;12-控制杆;13-锲形面;14-球头定位销;15-压簧;16-定位坑;17-箍紧件;18-环形槽;19-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舷外挂机下置式换向机构,它包括下箱体1、相互垂直的螺旋桨轴2和传动轴3,螺旋桨轴2和传动轴3一端进入下箱体1内并进行了可靠的密封。在下箱体1内设有主动锥齿轮4、倒挡锥齿轮5和前进锥齿轮6,倒挡锥齿轮5和前进锥齿轮6通过轴承固定在下箱体1内,同时活套在螺旋桨轴2上并可相对螺旋桨轴转动,前进锥齿轮和倒挡锥齿轮的齿面相对。主动锥齿轮4固定安装在传动轴3下端并同时与倒挡锥齿轮5和前进锥齿轮6啮合,因此倒挡锥齿轮5和前进锥齿轮6的转动方向必然相反。图示左边的为前进锥齿轮6,右边的为倒挡锥齿轮5,当然也可以位置互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本银,未经伍本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97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盘式送料编带机的编带自动裁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巨型海底打捞抓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