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雷针连接座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98558.2 | 申请日: | 201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6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文迪 |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 地址: | 430068 湖北省武汉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雷针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杆件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避雷针连接座。
背景技术
现有避雷针一股安装在支架上,目前高楼避雷针杆的结构形式有很多形式,常用的有用角钢焊接成宝塔结构的,如图1所示,这种宝塔式结构虽然稳固但是体积庞大,造价较高,需要现场施工;有的采用钢管通过法兰通过螺栓连接或钢管焊接的方式来固定避雷针杆,如图2所示,这种结构抗风能力差,很容易因应力集中而断裂;另有一种是将避雷针杆插入到安装架的固定孔中,再焊接固定,如图3所示,这种结构抗风能力差,也很容易因应力集中而断裂,需要现场焊接;也有采用钢板卷成圆形和六边形倒锥连,如图4所示,这种结构安装很不方便,不便于快速安装固定,钢板厚度受设备限制。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909223Y,公告日为:1996年3月6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良型避雷针架,其主要是在固定架上设有具有穿孔的上、下承板,下承板上设有具有螺孔的衔接座,螺孔与下承板的穿孔贯通,另设有一个通过螺纹安装在衔接座上的绝缘定位座,其中间形成一具绝缘的容置孔,定位座上又置放一定位套管,该定位套管穿过上承板的穿孔,该穿孔环抱在定位套管的外缘,借此可供避雷针的定位杆插设在容置孔中,且避雷针的地线由下承板的空孔处延伸而出,以达到安全稳固的目的。这种结构的缺陷是:结构复杂,避雷针的针杆在安装时不便于插入,固定不牢靠,不便于避雷针的快速安装定位,而且抗风能力差,避雷针杆与避雷针连接座之间的结合部位很容易因应力集中而断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避雷针不便于快速在连接座上安装固定,安装座与避雷针杆之间的结合部位很容易因应力集中而断裂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安装快捷,固定可靠的一种避雷针连接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避雷针连接座,包括避雷针杆,外管,所述外管的孔中固定有套管,套管的内孔为圆锥孔或多棱锥孔,所述避雷针杆的下端对应制成圆锥轴或多棱锥轴,圆锥轴或多棱锥轴与套管上的圆锥孔或多棱锥孔插接配合。
所述套管的圆锥孔或多棱锥孔和避雷针杆上的圆锥轴或多棱锥轴的锥度为1∶300-1∶200。
所述套管的长度与套管上圆锥孔或多棱锥孔的大端直径之比为3∶1-5∶1。
所述套管的一端固定有一台阶管,台阶管的外径等于外管的外径,台阶管与外管一端的端面焊接成一体。
所述避雷针杆下端的圆锥轴或多棱锥轴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的外管和套管上对应环形凹槽设置有螺孔,螺孔中旋合有螺钉。
所述避雷针杆下端的圆锥轴或多棱锥轴为圆锥管或多棱锥管,所述的外管和套管上对应环形凹槽等分设置有2-6个螺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锥形套管来固定避雷针杆,实现有无间隙连接,有效地克服了外管与避雷针杆结合部位容易因应力集中而断裂的缺陷,极大地提高了抗风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避雷针连接座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带锥度的套管使得避雷针杆能方便的插入,能快速的实现避雷针的安装定位,并使避雷针杆稳固长久的固定在避雷针连接座上,无需晃绳固定,特别适于场地条件受限的避雷针固定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宝塔结构避雷针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现有法兰结构避雷针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现有插入式结构避雷针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现有焊接式结构避雷针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支架1,避雷针杆2,法兰盘3,外管4,套管5,螺纹孔6,环形凹槽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5、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避雷针连接座,包括避雷针杆2,外管4,所述外管4的孔中固定有套管5,套管5的内孔为圆锥孔或多棱锥孔,所述避雷针杆2的下端对应制成圆锥轴或多棱锥轴,圆锥轴或多棱锥轴与套管5上的圆锥孔或多棱锥孔插接配合。其中多棱锥轴可以是3棱-6棱锥轴,多棱锥孔可以是3棱-6棱锥孔。
所述套管5的圆锥孔或多棱锥孔和避雷针杆2上的圆锥轴或多棱锥轴的锥度为1∶300-1∶200。
所述套管5的长度与套管5上圆锥孔或多棱锥孔的大端直径之比为3∶1-5∶1。以保证套管5与避雷针杆2配合的可靠性。
所述套管5的一端固定有一台阶管,台阶管的外径等于外管4的外径,台阶管与外管4一端的端面焊接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文迪,未经吴文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85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