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旱栽苗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8034.3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2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昆华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2600 云南省玉溪***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旱 栽苗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涉及农作物在小苗常规种植时使用的抗旱栽苗基。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很多农作物采用育苗盘技术进行育苗,育苗盘的苗孔内放有基质,基质内含有幼苗生长所需的养份,幼苗在基质内育成后直接移栽到大田中。我国处于地球北部太平洋西岸,干湿季分明。尤其“春旱”现象表现最为突出,涉及面积也最广,尤其山区或山地“春旱”现象更加严重,幼苗移栽时,由于基质在育苗盘中呈松散结构,其组成成份中不含保水成分,移栽时幼苗的根部容易受到损伤,且移栽后容易出现干旱缺水,造成幼苗生长不健壮、成活率低。为确保幼苗的成活率使幼苗能健壮的生长,幼苗移栽时,需要用大量的水来浇灌农田,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浇灌过程中水资源白白流失的现象严重。为解决幼苗移栽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幼苗根部受损的问题,目前,在幼苗移栽过程中,人们采用了一些相应的技术,如套袋移栽技术,虽然解决了对幼苗根部的损害,但未解决幼苗受到的干旱问题,且套袋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为解决幼苗容易受到干旱的危害,人们采用了很多的抗旱技术,如滴灌、喷灌技术,这些技术在生产上各有特点,存在投资较大等问题,在干旱山区难以得到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易行、使用效果较好的新型抗旱栽苗基技术,解决幼苗移栽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因根部受损和干旱造成幼苗成活率低、幼苗生长受到影响的问题,特别适合于干旱缺水的山区使用,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旱栽苗基,其基质为一完整的块状整体,基质内放置有高分子保水材料和肥料,在基质的上顶面中心位置开有一个苗孔;块状基质体为圆柱形块状基质,直径:10厘米至20厘米;高:8厘米至12厘米,苗孔的直径5厘米至10厘米,孔深:4至9厘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栽苗基呈块状结构,适合于工厂化生产,并且便于搬运;幼苗在栽苗基内育成后,随栽苗基一起移栽到大田中,栽苗基在大田中可长期发挥保水保肥的作用。在移栽前只要对栽苗基进行泡水处理,栽苗基中的保水成份就会吸入大量的水,满足幼苗在移栽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所需的水份,避免了幼苗在栽种时需要多次浇水;栽苗基在埋入土壤以后,基质中所含的肥料成分集中到幼苗的根部,逐渐被植物吸收,起到良好的保肥作用;基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自然疏散在植物的根部,形成长效的肥料,不会影响田地的正常耕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抗旱栽苗基,其基质1为一完整的块状整体,基质1内放置有高分子保水材料3和肥料4,在基质的上顶面中心位置开有一个苗孔2;块状基质体1为圆柱形块状基质,直径:18厘米;高:12厘米,苗孔2的直径8厘米,孔深:6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昆华,未经周昆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80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屉用滑轨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电机定子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