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童车的前轮转向及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7553.8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5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峰;杜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舒城三乐童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9/10 | 分类号: | B62B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前轮 转向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即一种儿童车的前轮转向及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较高档的儿童推车、儿童伞把车(以下通称儿童车)的前轮转向及固定装置中,其立轴的上端镶嵌注塑于前轮支撑中心的芯柱内,而连接芯柱与前轮支撑外壳部分的为一塑料薄板,该薄板上方的芯柱和该薄板下方的立轴(下段),在儿童车的使用中均以杠杆作用的方式对上述薄板形成扭曲剪切力,将导致薄板产生渐进式的损伤或突然性的断裂,尤其薄板在特殊情形下的断裂有可能导致危及儿童生命的事故。根据本申请人产品售后服务的调查统计,在正常使用损坏的儿童车中,因上述薄板断裂造成消费者的整车弃用情形所占比例已不可忽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任务:提供一种新结构方式的儿童车前轮转向及固定装置,以消除目前儿童车的相应设计缺陷,从而延长儿童车的使用期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车的前轮转向及固定装置,包括注塑件前轮支撑、前轮万向、轴卡和钢质件立轴,儿童车前脚管的下端插入前轮支撑的上端口,立轴的下段穿过前轮万向的竖孔后,由轴卡扣住立轴下端处的环沟,轴卡的上、下侧面分别被前轮万向竖孔的下端面和立轴下端所限定,另外本前轮转向及固定装置还具有:1)前轮支撑的下部中心具有供立轴穿过的束管,束管与前轮支撑外壳与通过它们之间的若干竖状面连接;2)立轴的上端成扁平块状,扁块的中心具有冲孔;3)前脚管的下端插入前轮支撑的上端口,立轴上端的扁块位于前脚管内,由铆钉将前轮支撑和前脚管及立轴三者铆串在一起。
钢质立轴的扁块宽度适合与前脚管紧配合。
儿童车左、右前侧的前轮转向及固定装置分别各对应一支水平短轴,水平短轴的中段位于前轮万向的横孔内,水平短轴的两端各铆接一只轮子,即两只轮子位于前轮万向的两侧。当儿童车的车轮在地面正常行走时,儿童车所受的推力由前脚管直接传导至立轴,再通过立轴下段作用于前轮万向,由于前轮万向的竖孔和横孔之间存在水平距离差,所以儿童车前端任一侧的两只轮子在地面上均以立轴为轴可自由旋转至任意方向。
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可靠,受力安排合理,成本增加微少,较好地解决了现有儿童车存在的突出问题,保证了其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局部剖视图:一种现有的前轮支撑与立轴的结合
图2局部剖视图:基于图1的前轮转向及固定装置
图3局部平面透视图:基于图1的前轮转向及固定装置
图4a-b本实用新型前轮支撑剖视图及立轴
图5局部剖视图:本实用新型前轮支撑与立轴的结合
图6本实用新型总装示意图(含前轮万向A)
图7局部剖视图:使用前轮万向A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
图8本实用新型直观图(含前轮万向A)
图9定向手柄直观图
图10包含定向手柄的本实用新型直观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前轮万向B的直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4--6: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车的前轮转向及固定装置,包括前轮万向(5)、轴卡(6),还包括新结构的前轮支撑(7)和立轴(8),其中立轴(8)为钢质件,其余为各部件为注塑件。前轮支撑(7)的下部中心具有束管(9),束管(9)为上下方向的直通管;钢质立轴(8)的上端经冲压加工成扁平块状,扁块的中心具有冲孔(10)。参见并对照图6--7:本实用新型组装时,将前脚管(1)的下端插入前轮支撑(7)的上端口(11)内,立轴(8)自自上而下插入前轮支撑(7)的束管(9),较宽的具有冲孔(10)的扁块被留在束管(9)上端,且冲孔(10)、前脚管(1)下端两侧孔(12)、前轮支撑(2)上端两侧孔(13)三者等高,此时由铆钉穿过所述各孔(10、12、13),将前轮支撑(7)和前脚管(1)及立轴(8)三者铆串在一起。继续将立轴(8)的下段自上而下穿过前轮万向(5)的竖孔(14),由轴卡(6)扣住立轴(8)下端处的环沟(15),轴卡(6)的上、下侧面分别被前轮万向(5)竖孔(14)的下端面和立轴(8)的下端(16)所限定,即轴卡(6)预防了立轴(8)下段自前轮万向(5)的竖孔(14)中回抽,或者说当儿童车的前端左侧或/和右侧悬空时,轴卡(6)阻止了前轮万向(5)自立轴(8)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舒城三乐童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舒城三乐童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75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