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视镜预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97297.2 | 申请日: | 201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8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吴贵煌;叶延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仁齐企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12 | 分类号: | A61B1/012;A61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默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3 | 代理人: | 王业晖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热器 | ||
技术领域
一种视镜预热器,尤指一种易于携带维护,可控制加热效率,并使内视镜均匀加热的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科技的演进,内视镜如今已普遍的应用于内脏的检查以及各种微创手术之中,也由于内视镜在使用时必须进入人体之中,因此在使用前除了必须进行消毒的动作之外,还必须进行预热的动作。将内视镜预热后不但可避免内视镜在人体中遇热后产生雾气,此外更可降低患者在疗程中的不适感。
而一般习用的内视镜加热方式概分为使用蒸气装置加热,隔水加热,或是使用蓄/释热装置进行加热的方法。其中使用蒸气装置或是隔水加热的作法虽具有加热速度快,以及加热效果稳定的优点;但是由于其装置较为庞大、构件较多,因此在使用上不但不易携行,使用场合受限,且维护也较为不易。
因此而有了使用蓄/释热装置来将内视镜加热的作法,一般蓄/释热装置通常包含有一个袋体,并于袋体中容纳有可蓄/释热的化学溶液,以及用以触发释热反应的触发单元,例如包装有过饱和醋酸纳水溶液的袋体,并于袋体中放置一触发用的金属片,当金属片弯折时将发出一微波,并扰动原先醋酸钠水溶液的平衡状态,使醋酸钠开始析出结晶并释放出热量。
但是此类装置在化学反应发生时不易控制其反应速度,因此无法掌握加热的效率,更受到袋体形状的限制,贴近袋体的部份加热快速,而远离的部份加热效果相对较差,使其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现象。且随着醋酸钠晶体的析出,装置本体将逐渐硬化,因此有将内视镜卡住或是使内视镜表面细小零件损坏的可能。
因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结构轻便好携带,且加热效率容易掌握的内视镜加热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携带及维护,且可控制加热效率,使内视镜均匀加热的视镜预热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为一种用以预热内视镜的加热装置,包含一预设长度的支撑管,一包覆于支撑管外周侧的电热层,以及一套接于上述电热层外周侧的包覆层;上述支撑管穿套于内视镜的外周侧,方便将支撑管穿套于内视镜外部,而上述电热层的后端设有一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电源连接线,且上述包覆层设为一热缩套膜,穿套结合后经加热收缩,将内部组件与外部环境隔离绝缘。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电热层是使用电热材料制成的结构,所述电热层设有一导电橡胶层,并于导电橡胶层的表面两端植入金属导线,而上述导电橡胶层的上、下表面各披覆设有一绝缘层,且上述支撑管设为一高分子聚合物管。
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电源连接线的末端设为一插接头,且所述电源连接线设有并行的正极导线以及负极导线,上述正极导线与负极导线分别连接至电热层的两电极端,并于正极导线与负极导线的拆分处将正极导线与负极导线设为一单结结构,藉所述单结结构固定正极导线与负极导线,避免电源连接线沿着拆分处的裂隙继续拆分,且上述外部电源可设为车用充电器,变压器及电池组的其中一种。
在又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热缩套膜于加热收缩后,在支撑管的后端形成一凸出于上述电热层与支撑管的内缩承套部,而上述电热层与上述包覆层之间进一步设置一高分子聚合材料膜,藉以降低上述电热层与包覆层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生产组装的效率。
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外部电源进一步设有一调节电压及电流的控制器,藉由控制输入电压值或是电流值可调整加热套管的发热功率,进行精准的加温预热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断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支撑管 30---电源连接线 40---包覆层
20---电热层 31---插接头 41---热缩套膜
21---导电橡胶层 32---正极导线 42---内缩承套部
22---金属导线 33---负极导线 50---高分子聚合膜
23---绝缘层 34---单结结构 60---内视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使用及其特征有更深一层明确、详实的认识与了解,现举出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仁齐企业有限公司,未经仁齐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72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自毁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FTP的容灾服务器寻址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