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于翻身的船舶舵叶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96734.9 | 申请日: | 2010-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8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姚银弟;贺文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9/00 | 分类号: | B63B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周涛 |
| 地址: | 20012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翻身 船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建造,特别是涉及到船舶建造过程中船舶舵叶上新型吊环设计,为船舶舵叶翻身提供一个新型工具和吊装手段。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建造吨位的逐渐增大,现今的船舶上舵叶制造已经向大型化发展,分段的划分和以往相比更加的庞大。而在船舶舵叶建造过程中需要对舵叶进行翻转吊拉,翻转吊拉主要是利用起重设备通过钢丝绳或者吊索来进行。钢丝绳或者吊索与舵叶的连接是通过焊接在舵叶上的吊环进行的,因此如何设计好吊环是舵叶能否顺利实现吊拉翻身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的吊环一般设计两到三个,其中一个为主吊环,一般焊接固定在舵叶较重一端的顶部,并且位于舵叶轴线上,这样可以顺利地实现舵叶的垂直吊拉,在水平吊拉时还可以作为一个支撑端点。为了实现舵叶的翻身,现有的舵叶翻身吊环分别需安装于舵叶正反两侧,如图1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船舶舵叶上常规吊环的固定位置示意图。在使用时,若要实现翻身,需要将吊索连接到位于底部的翻身吊环内,这样势必要吊索弯过舵叶一侧,而舵叶分段的制作是在台架上进行的,还得跑到台架底部来讲吊环传到底部的翻身吊环内,这就造成了使用时也较为不便。
通过多次使用上述现有技术,我们主要发现存在如下不足:
1.在船舶上固定翻身吊环时,由于常规翻身吊环需正反两侧安装,装焊工作量较大。
2.由于有翻身吊环安装于舵叶的反侧,在舵叶起吊时有可能会发生失稳现象,在运输及搁置过程中也较为不平稳,并且安装卸扣时也较为不便。
由于上述缺陷的存在,不得不想办法对上述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易于翻身的船舶舵叶。该船舶舵叶上减少常规吊环的安装,简化了吊环方式,增加吊装、运输及搁置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易于翻身的船舶舵叶,该船舶舵叶的一端固定有主吊环,主吊环上连接有吊索,其特征在于,在船舶舵叶的另一端还固定有一个翻身吊环,该翻身吊环和主吊环均处于舵叶的中轴线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翻身吊环上设有缺口,该缺口形状配合以嵌入固定所述的舵叶的端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所述的翻身吊环的轴线和主吊环的轴线处于同一平面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舵叶较现有技术中带有常规吊环的舵叶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本实用新型只需安装于舵叶一端,并不需要正反两侧安装,大大减少的安装工作量;起吊时卸扣安装简单,更不会发生起吊过程中的失稳现象;由于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舵叶一端,舵叶在运输及搁置过程中较为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船舶舵叶上常规吊环的固定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翻身的船舶舵叶上翻身吊环的固定位置及平行吊拉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翻身的船舶舵叶上翻身吊环的固定位置及垂直吊拉示意图。
其中,
1-翻身吊环 2-舵叶 3-主吊环 4-吊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易于翻身的船舶舵叶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求更为清楚明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船舶舵叶是从设计出发点上的创新,目的是抛却以往在舵叶的上、下侧面上均固定翻身吊环的方案,只是在舵叶的一端固定一个翻身吊环,从而实现舵叶的翻身。这种方式无论是在翻身吊环的固定,还是在舵叶的翻身方面都是一个进步,首先只需要固定一个翻身吊环,其次吊拉翻转时不需要再放低吊索伸到底部进行连接,而且可以轻易地实现垂直和水平运输,增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在具体的设计方案上,本实用新型的易于翻身的船舶舵叶的一端按照常规方式固定主吊环3,该主吊环3上连接有吊索4。而在舵叶2的另一端固定有一个翻身吊环1,并且翻身吊环和主吊环均处于舵叶的中轴线上。也就是说,在舵叶的两端同一轴线上分别固定有一个主吊环和一个翻身吊环。为了达到平稳安全的目的,将主吊环焊接固定在舵叶粗大沉重的一端,而将翻身吊环固定在舵叶较小并且尖锐的一端。
对于翻身吊环本身的结构来说,为了实现翻身吊环与舵叶之间固定牢固,在翻身吊环上设有缺口,该缺口形状配合以嵌入固定所述的舵叶的端头。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翻身吊环设计了配合舵叶尖端的缺口,使得在翻身吊环固定时,需要将舵叶尖端先嵌入到该缺口中,然后再进行焊接,这样可以实现翻身吊环与舵叶间的牢固固定,增加舵叶在吊拉翻身等操作时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67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吊离式甲板预装结构
- 下一篇:发动机电控手动自动变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