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钢子午胎内胎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96715.6 | 申请日: | 201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2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吉;刘新刚;刘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市跃龙橡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C15/00 | 分类号: | B60C15/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 地址: | 262735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子午 内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全钢子午胎内胎。
背景技术
轮胎部件在成型机上组装过程中,子口补强层内端点定位正好在离过渡层边缘20mm-60mm的范围内,在硫化过程中,此范围内的胶料厚度容易减小,不能保证该部位胶料厚度,不利于保护钢丝子口包布内端点,易出现胎圈部位内部由于材料不足而引起裂口现象,损坏内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利于保护钢丝子口包布内端点和不易裂口的全钢子午胎内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钢子午胎内胎,包括胎圈,胎圈上设有胶芯、胎体和胎侧,胎体与胎侧之间设有钢丝子口包布内端点,钢丝子口包布内端点的外侧设有过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上设有加厚层。
作为一种改进:
所述加厚层位于过渡层面向胎圈的一侧。
所述加厚层的厚度为1~2mm。
所述加厚层的厚度为1.5mm。
加厚层的厚度为1.5mm可以保证在硫化过程中胶料的厚度。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加厚层的宽度为40mm。
所述加厚层距离内衬层的边缘20mm处。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加厚层与过渡层之间的过渡半径为5mm。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厚层可以防止在硫化过程中胶料厚度的减小,保证了该部位胶料厚度,有利于保护钢丝子口包布内端点,防止出现胎圈部位内部由于材料不足而引起裂口现象,损坏内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全钢子午胎内胎中过渡层和加厚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全钢子午胎内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厚层;2-钢丝子口包布内端点;3-过渡层;4-气密层;5-胎圈;6-胎侧;7-胎体;8-胶芯;L-加厚层距离内衬层边缘的距离;W-加厚层的宽度;H1-过渡层厚度;H2-加厚层厚度;R-过渡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全钢子午胎内胎,包括胎圈5,胎圈5上设有胶芯8、胎体7和胎侧6,胎体7与胎侧6之间设有钢丝子口包布内端点2,钢丝子口包布内端点2的外侧设有过渡层3和气密层4,气密层4位于过渡层3的外侧,过渡层3上设有加厚层1,所述加厚层1位于过渡层3面向胎圈5的一侧。
如图1所示,过渡层3的厚度H1为1mm,加厚层1的厚度H2为1.5mm,加厚层1的宽度W为40mm,加厚层距离过渡层3边缘的距离L为20mm,加厚层1与过渡层3之间的过渡半径R为5mm,便于加厚层1与过渡层3之间平滑过渡。
现有技术中,钢丝子口包布内端点2的外侧只有过渡层3,过渡层3的厚度H1为1mm,这个厚度使轮胎在硫化过程中常常因胶料厚度的减小,而使胎圈出现裂口现象,损坏内胎,所以在过渡层3的外侧设置加厚层1,加厚层1的厚度H2为1.5mm。
加厚层1的宽度W为40mm,加厚层距离内衬层边缘的距离L为20mm,这个宽度正好位于钢丝子口包布内端点2分布的范围内,这样保证了在硫化过程中胎圈部位的胶料厚度,防止胎圈部位裂口,损坏内胎。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全钢子午胎内胎,包括胎圈5,胎圈5上设有胶芯8、胎体7和胎侧6,胎体7与胎侧6之间设有钢丝子口包布内端点2,钢丝子口包布内端点2的外侧设有过渡层3,过渡层3上设有加厚层1,所述加厚层1位于过渡层3面向胎圈5的一侧。
过渡层3的厚度H1为1mm,加厚层1的宽度W为40mm,加厚层距离内衬层边缘的距离L为20mm,加厚层1与过渡层3之间的过渡半径R为5mm,便于加厚层1与过渡层3之间平滑过渡。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加厚层1的厚度H2为1mm。
实施例3:如图2所示,一种全钢子午胎内胎,包括胎圈5,胎圈5上设有胶芯8、胎体7和胎侧6,胎体7与胎侧6之间设有钢丝子口包布内端点2,钢丝子口包布内端点2的外侧设有过渡层3,过渡层3上设有加厚层1,所述加厚层1位于过渡层3面向胎圈5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市跃龙橡胶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市跃龙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67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磷光发光二极管中的含咔唑材料
- 下一篇:碳足迹减少的混凝土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