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分离排气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96658.1 | 申请日: | 2010-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2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柯兰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兰溪 |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 地址: | 430062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分离 排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气机,尤其涉及油气分离排气机,属于家用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使用的抽油烟机品种繁多,但大都只是单纯的将油烟排放到厨房外,油和烟气没能有效的分离,而且油烟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人体健康有害,同时油烟也使高楼油烟飘滴,油污沾染墙壁后不便于清洗,也严重影响美观。有一种安装有过滤网的抽油烟机,能让油烟经过过滤网后,油粒就粘附在了过滤网上,气体排出,实现油雾和气体的分离。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2224106.X,授权公告日为:2003年7月16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抽油烟机,包括油气分离罩支架、外壳、油气分离网、集油盘,在机体尾部中心设置有一集油盘,使其高温气化的油雾瞬间粘附在集油盘上,油气通过油气分离网后排出网外,附着在油气分离网上的油雾则顺着网格流入到集油盘。这种抽油烟机的缺点是:过滤网对油烟的过滤不充分,使用时间长了后网眼就会堵塞,油气分离效果不理想,过滤网更换起来也很不方便,对环境的污染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抽油烟机过滤效果不理想,油烟对环境污染大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油气分离效果好,环保卫生的油气分离排气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油气分离排气机,包括风扇,聚烟罩,排气管,所述聚烟罩上安装有风扇,风扇的出风面正对着密封罩,密封罩的下端设有排油口,排油口的下方安装有储油盒,密封罩的下部设有向下的出风口,出风口与弯曲排气通道相连通,弯曲排气通道设置在聚烟罩与密封罩之间的夹层空间,弯曲排气通道上方的侧面连接有排气管。
所述风扇为涡轮排烟扇,涡轮排烟扇的四周设有聚油空间,涡轮排烟扇的出风口朝向涡轮排烟扇一侧的下方,且正对着密封罩。
所述风扇为叶片风扇。
所述风扇通过支架安装在抽油烟机上,风扇的出风面垂直向下或与水平面呈一定倾斜的角度倾斜向下。
所述储油盒为上端面开口的塑料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造价低廉,密封罩将油烟中的油粒凝集,油粒流入储油盒中储存,储油盒中的废油倾倒方便,便于废油的回收,废油能作为有机肥料。
2、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将厨房里的油烟在风扇离心力的作用下有效的实现油和气体的分离,避免了油烟直接排放污染环境,有利于进化室内厨房环境,卫生环保,使用起来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风扇1,叶片风扇11,涡轮排烟扇12,聚烟罩2,排气管3,储油盒4,排油口5,密封罩6,聚油空间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排气机,包括风扇1,聚烟罩2,排气管3,所述聚烟罩2上安装有风扇1,风扇1的出风面正对着密封罩6,密封罩6的下端设有排油口5,排油口5的下方安装有储油盒4,密封罩6的下部设有向下的出风口,出风口与弯曲排气通道相连通,排气通道设置在聚烟罩2与密封罩6之间的夹层空间,排气通道上方的侧面连接有排气管3。
所述风扇1为涡轮排烟扇12,涡轮排烟扇12的四周设有聚油空间7,涡轮排烟扇12的出风口朝向涡轮排烟扇12一侧的下方,且正对着密封罩6。
所述风扇1为叶片风扇11。
所述风扇1通过支架安装在抽油烟机上,风扇1的出风面垂直向下或与水平面呈一定倾斜的角度倾斜向下。
所述储油盒4为上端面开口的塑料盒。
聚烟罩2将厨房炒菜时的油烟汇聚,油烟在风扇1的快速转动下打在密封罩6上,油烟中的油粒就会在密封罩6凝集,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入到储油盒4中,不会出现油渍到处流的情况。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油气分离排气机的聚烟罩2上安装有叶片风扇11,叶片风扇11的出风面正对着密封罩6,油烟中的油粒在密封罩6上凝积汇聚,油粒最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排油口5流入储油盒4中,油烟中的油分离后,气体上升进入到排气通道,最后从排气管3中排出,实现了油和气体的有效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兰溪,未经柯兰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66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传感分析仪进排液系统
- 下一篇:管道型双金属疏水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