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摸屏反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6464.1 | 申请日: | 201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8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柳林;秦正平;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反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觉反馈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能适用于多数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触摸屏反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触摸屏作为一种输入设备,允许用户直接在加有触摸屏的显示装置表面通过点触或手写的方式输入信息。由于这种输入方式较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更好用、方便,因此触摸屏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便携式设备上,如手机等。现有的触摸屏技术种类繁多,根据所使用接触物的类型及确认触点位置方式的不同,触摸屏可以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及表面声波式等。随着电容式触摸屏控制IC技术的成熟,成本的下降,以及相对于其他触摸屏技术有一些特有的优势,如耐用性好,不易损坏,可以长期使用等,电容式触摸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如今触摸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电子产品,如手机。通常情况下,为让用户在触摸所述触摸屏的同时能根据具体情景感受到动感效果,常在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夹设振动器,以便用户触摸到触摸屏时可以真切感受到由具体情景带来的震撼效果。
对于便携式设备的应用与推广,振动器本身的装配及性能会直接影响到便携式触摸显示装置的性能,而现如今的采用陶瓷振动片单体的振动器已不能满足产品集成化及装配方便的需求,且单独的振动片其振动效果欠佳,不利于产品性能的提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触摸屏反馈装置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的触摸屏反馈装置,其内部振动器具备装配方便、利于集成且振动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触摸屏反馈装置,其包括设有侧壁的触摸屏、与触摸屏的侧壁相抵接的振动器及将触摸屏及振动器收容于其中的盆架,其中,所述振动器包括底座、与底座组接形成容纳空间的支架及收容于容纳空间内的振动片,所述支架上设有一端与振动片相抵接且另一端与触摸屏的侧壁相抵接的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盆架上设有收容振动器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振动器的个数为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振动片为陶瓷压电振动片,其包括压电片和位于压电片两端的电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触摸屏包括触摸层和显示层,显示层和触摸层之间设有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将振动器设置成内含振动片的集成系统,且与触摸屏抵接配合,就可以增强振动器自身的振感;并能使其装配方便、利用集成,进而提高触摸屏反馈装置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触摸屏反馈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触摸屏反馈装置的截面图;
图3为区域A的放大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器的立体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器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触控屏幕反馈装置用于给用户提供更强烈的视觉及触觉的体验,创造更加方便的人机交互系统。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触摸屏反馈装置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触摸屏反馈装置10主要包括设有侧壁121的触摸屏120、与触摸屏120的侧壁121相抵接的振动器103及将触摸屏120和振动器103收容于其中的盆架104。
一并参照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触摸屏反馈装置10还包括与盆架104组接的基座105及用以与盆架104配合连接的边框106。盆架104上设有两组两两相对的内壁410。优选的,振动器103的个数为两个,即振动器103a和振动器103b,在盆架104的任一组的两个相对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向远离盆架104的几何中心的方向延伸的凹槽420a和凹槽420b,振动器103a和振动器103b分别收容于凹槽420a和凹槽420b内。使振动器103固定于盆架104的两侧并与触摸屏120的侧壁121相抵接。当然,振动器103的个数也可以为一个,则在盆架104的任一内壁上设有一个向远离盆架104的几何中心的方向延伸的凹槽,振动器收容于凹槽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摸屏120包括显示层101和触摸层102,显示层101与触摸层102之间设有密封环107,该密封环107是由泡棉制成,并起到支撑触摸层102并带动触摸层102水平偏移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64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