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细长棒状光学平凸透镜研磨加工的夹具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95878.2 | 申请日: | 201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7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华;张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丹耀光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13/01 | 分类号: | B24B13/01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 地址: | 21232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细长 光学 凸透镜 研磨 加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透镜加工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用于细长棒状光学透镜研磨加工的夹具。
背景技术
一般直径小于1mm-5mm、长度为30mm-50mm的细长棒状光学透镜的制作,常规方法是下料成方形的坯料,再逐步加工成8边形、16边形、32边形等多边形直至到圆棒。由于细而直径小的玻璃棒容易断裂,在使用夹具将透镜固定在研磨机上抛光时,半径的对称性和同心度等光学性能指标难以保证,国内很多光学厂使用KJSC-1.50/4P设备或是同类设备,均不能生产直径3mm,高度12~30mm以内的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具,使得细长棒状光学平凸透镜在KJSC-1.5/4P设备上实现研磨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用于细长棒状光学平凸透镜研磨加工的夹具,包括工件、夹具I和夹具II,工件设置在夹具II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II旋入夹具I中。
所述的夹具II的中间开有通孔,上部外缘设有外螺纹,外螺纹的径向开有多个凹槽。
所述的夹具I的内孔中设有内螺纹,与夹具II中的外螺纹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压力压住夹具,使镜片凸面与抛光模具接触,并且零件不动摇,晃动,只是通过抛光模的旋转及前后摆动来抛光表面,控制光圈,从而实现直径3mm、高度12~30mm的零件能在KJSC-1.50/4P的设备上稳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夹具I的主剖视图。
图3是夹具II的剖视图。
图4是夹具I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知,用于细长棒状光学平凸透镜研磨加工的夹具,由工件1、夹具I 2和夹具II 3组成,工件1设置在夹具II 3中,夹具I 2旋入夹具II 1中。
由图2知,是夹具I的剖视图。夹具I 2有一内孔,内孔的一部分中开有内螺纹,与夹具II 3中的外螺纹相配合。
由图3、图4知,是夹具II的剖视图和俯视图。夹具II 3的中间开有通孔,上部外缘设有外螺纹,外螺纹的径向开有四个凹槽。当夹具II 3与夹具I 2相配合时,旋转夹具I 2的螺纹,夹具II 3的外螺纹受力,外螺纹向四个凹槽内收缩夹紧工件1,实现旋转夹具I 2夹紧工件1的目的。
工作时,抛光模具(直径5.8mm)在下,工件在上,通过压力压住夹具,使镜片凸面的一面被顶住,并且工件不动摇,晃动,抛光模的旋转及前后摆动来实现抛光表面,控制光圈,实现细长棒状光学平凸透镜能在KJSC-1.50/4P的设备上稳定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丹耀光学有限公司,未经丹阳丹耀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58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虎钳前支腿的快速压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