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连接管的连接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95570.8 | 申请日: | 201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5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潘兴兴;叶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立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21/00 | 分类号: | F16L21/00;F16L33/207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昱彤 | 
| 地址: | 323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接管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环形挤压工艺将两根管固定连接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许多领域中,常常使用环形挤压方法将硬质管和软管固定连接。例如,目前在将汽车空调的压缩机与冷凝器进行连接时即是采取该环形挤压连接方式。以下以汽车空调的压缩机与冷凝器进行连接时为例说明现有技术中气体连接管的连接结构。
汽车空调压缩机是组成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主要部件,压缩机的工作回路中分蒸发区(低压区)和冷凝区(高压区)。空调压缩机把制冷剂从低压区抽取来经压缩后送到高压区冷却凝结,通过散热片散发出热量到空气中,制冷剂也从气态变成液态,压力升高。制冷剂再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通过毛细管喷射到蒸发器中,压力骤降,液态制冷剂立即变成气态,通过散热片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量。而压缩机的连接管是用于连接压缩机与冷凝器的。
现有的汽车空调压缩机连接管的内管和外管由于环形挤压后在套筒和外管之间形成气体滞留区,该气体滞留区内充斥的气体会影响环形挤压的效果;另外,当连接管受热后由于这部分气体的膨胀,会使环形挤压失效,从而导致内管与外管连接不够紧密,结果可能会导致漏气的产生。这样会影响空调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体连接管的连接结构,以提高硬质管与软管之间的连接紧密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气体连接管的连接结构主要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的一端与外管的一端套接在一起形成接头,所述接头外套有接头套筒,该接头套筒在靠近所述接头处与内管固定连接,所述内管和外管在接头所在的位置通过环形挤压接头套筒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接头套筒开有至少一个排气孔,该排气孔位于接头套筒与接头之间形成的气体滞留区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管为硬质管,外管为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气体滞留区处开有排气孔保证了连接处的气压恒定为大气压,避免了由于气体膨胀引发的连接松弛,防止环形挤压失效,从而避免因环形挤压失效而导致的漏气,提高了内管和外管的连接紧密性和安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管加工简单、操作方便,对工人的要求低,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体连接管的连接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内管,11.内管的一端,2.接头套筒,21.排气孔,22.环形挤压压痕,3.外管,31.外管的一端,4气体滞留区,5.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将内管1的一端11与外管3的一端31套接在一起形成接头5。此接头5是指内管1的一端11和外管3的一端31的相交部分,在图1中,附图标记5示出了该接头的起、止位置即为内管1的一端11和外管3的一端31的相交部分的起、止位置。
接头5外套有接头套筒2,该接头套筒2在靠近接头5处与内管1固定联接,此固定联接可采用过盈配合、焊接或者其它联接方式,然后将内管1的一端11与外管的一端31的相交部分(即接头5)通过环形挤压接头套筒2固定联接在一起。由于环形挤压会在外管3上形成环形挤压压痕22,从而在接头套筒2与接头5之间形成气体滞留区4。此时在气体滞留区4处开有至少一个排气孔21,以便将气体滞留区4内滞留的气体及时排出,避免造成环形挤压失效,从而避免内管1和外管3的连接松弛。
本实用新型的气管连接结构不仅可以用于汽车空调的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的连接管,还可以用于其它使用环形挤压固定两管的连接方式的场合。例如从空调的蒸发器到压缩机的连接中就可使用此连接结构,以提高连接管的连接紧密件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立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立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55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