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分析仪计量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95254.0 | 申请日: | 201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2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永亮 |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析 计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分析仪中用于计量试剂的装置,属于自动分析计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环境技术领域如水质自动监测中都要用到自动分析仪,而自动分析仪一般都配有对采集的液体试样(包括试剂和待测样液)进行计量的装置。
现有自动分析仪中对于一般定量试样是多采用注射器,蠕动泵,计量泵等液流驱动器进行计量。这种计量方式使用不灵活,不适宜精确计量微量试样或微量大配比试样,且存在长期使用计量不稳定的缺陷。
为了提高计量精度,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先申请了公开号为CN201141864的中国专利“自动化学分析仪”。该分析仪针对传统采用蠕动泵采集和计量试样存在精度不高、易损等缺陷,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基于体积比的光电感应计量装置。但是申请人在使用该分析仪时发现,该分析仪不能对大配比微量试样(即试剂体积占试剂与待测样液的混合液总体积的比例较小的情况)进行计量。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又在先申请了专利号为ZL200920037706.X的中国专利“水质自动分析仪专用计量装置”,该专用计量装置可以一定程度地解决大配比微量液体的计量问题。但是该专用计量装置还是存在以下缺陷:1、虽然通过采样管可以准确计量微量试样,但最后还需通过光电感应计量装置去计量试样的混合液,而现有光电感应计量方式存在:(1)当遇到较脏的液体试样时,污垢容易附着在计量管管壁造成光电传感器误测;(2)液体试样通过蠕动泵等液流驱动装置的负压抽吸到计量管中时存在空气,会造成液位不稳定,从而影响计量精度,如果采用在液位接近光电传感器时减小蠕动泵的转速以让液位缓慢移动至光电传感器位置,这样做虽然可以提高计量精度,但势必大大加长了对试剂计量的时间,从而降低整个自动分析仪的工作效率。2、对于三种以上试样之间都是不同大配比微量的计量无能为力。
综上,现有自动分析仪中的计量装置只能进行单一定量(一般定量或微量)、单一种类和单一配比试样的计量,不能实现各种(种类、定量和配比)试样的计量;即使对于单一试样的计量也存在精度低、稳定性差、效率低的缺陷;而且无法计量多种大配比微量试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自动分析仪计量试剂装置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能够精确、稳定、高效计量各种(种类、定量和配比)试样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分析仪计量装置,包括液流驱动器、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之间连接有液流储运通道,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各自通路的数量均大于等于所述液流储运通道的数量;所述第一控制阀的通路一侧端口分别通过管路外接试样或器具,所述第一控制阀的通路另一侧端口通过第一公共通道与液流储运通道的一侧端口连通;所述液流储运通道的另一侧端口分别与第二控制阀的通路一侧端口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的通路另一侧端口通过管路与液流驱动器连接;所述液流储运通道和第一公共通道的容积是与所述试样的计量体积相匹配的定值。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析仪计量装置设计了连接在两控制阀之间的液流储运通道和第一公共通道,并设计液流储运通道和第一公共通道的容积是与试样的计量体积相匹配的定值(通过设计不同的液流储运通道长度或内径以适应不同试样的计量体积,相当于将液流储运通道按不同试样的计量体积进行规格化匹配)。这样在使用时,启动液流驱动器正向工作(或启动一个液流驱动器),被抽吸的试样可以依次通过并存留在液流储运通道中,然后启动液流驱动器反向工作(或启动另一个液流驱动器),将液流驱动器内的残液经过第二控制阀(或经过空余的液流储运通道从第一公共通道或第一控制阀)排出,再启动液流驱动器反向工作(或再启动另一个液流驱动器),依次将存留在液流储运通道中的试样从第一公共通道或第一控制阀送至混合反应器中。由于液流储运通道的容积可以根据各种定量(从大定量到微量)和各种配比(从小配比到大配比)试样的计量体积精确地加工成各种定值规格,同时第一公共通道的容积则可以加工成一种定值规格,因此本发明的自动分析仪计量装置应当能够完成对各种类、各种定量和各种配比试剂的精确、稳定和高效的计量。而且,当第一控制阀的通路数量、液流储运通道的数量和第二控制阀的通路数量均是二个以上时,即可完成对多种类、多种定量和多种配比试样的精确计量。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是:所述液流储运通道是输送管的内管道。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二是:所述液流储运通道是贯穿整体输送块的通孔。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二的完善之一是:所述输送块是长方体,所述液流通道是沿输送块截面平行间隔制成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永亮,未经郭永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5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