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光电模块具储能材料的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5252.1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2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饶振奇;何信威;施铭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52 | 分类号: | H01L31/05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5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光电 模块 具储能 材料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光电模块具储能材料的散热器,特别是指所述端盖的组合部与储能材料容置空间所设端口之间达到一种无焊料式的熔融密合状态,以获致稳固耐久性佳而无泄露问题的绝佳封合效果的创新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由于具有环保、永续、清洁、减碳等优点,因此对于光照充足的地区(如太空向阳区、海洋、海岸、空旷岩地...等)而言,太阳能被视为一种良好能源,且目前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环保的重视,以及化石能源的供给衰退,各国均积极发展太阳能科技。
就目前所知太阳能发电技术而言,由于太阳能发电主要光照起电材料“硅晶”,目前仍然是一种取得成本昂贵的材料;所以,如何在不扩增太阳能光电板规格条件下更进一步提升太阳能蓄电池的性能,衍然成为相关业界重要技术课题。
然就实务面而言,纵使要将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提升10%,仍旧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但若从结构系统的层面思考,如果能将发电操作温度(指太阳能光电板的温度)降低至50℃,就可提升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达10%,如此可让现有的太阳能模块产生较大增值效益,此一论点目前已为相关业界所认同;基于此理论,遂有业界开发创作出一种具相变材料的太阳能光电板散热结构,其主要通过散热器内部设有封闭式容置空间,并于所述封闭式容置空间内置入相变材料的结构设计,故可通过所述相变材料于太阳能光电板达到预定高温时产生吸热降温效果,以降低太阳能模块的操作温度,以此而能够延长太阳能光电板最佳运作温度状态的时间,进而能够在无须扩增光照起电材料面积规格的前提下,达到有效提升太阳能光电板发电性能的实用效益。
本实用新型基于前述太阳能光电模块具储能材料的散热器结构,进行其相变材料容置空间封合结构部位的探讨,所述散热器供填入相变材料的容置空间,其通常留设有端口,于所述相变材料填入后,再将预定的端板封合固定于该端口,以封闭该容置空间防止相变材料外漏。其中该端板的现有封合固定方式,通常是通过螺栓锁付并配合止密衬材的组合结构来达成,然而,此种封合固定结构,仍旧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亦因止密衬材硬化变形而造成相变材料外漏、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与缺憾。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太阳能光电模块具储能材料散热器的容置空间封合固定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为相关业者须再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有鉴于此,发明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光电模块具储能材料的散热器,其目的在于针对如何研发出一种确具理想实用性的太阳能光电模块具储能材料散热器的容置空间封合固定结构为目标加以改良突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光电模块具储能材料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组合于一太阳能光电模块的散热面,以达到辅助散热的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
一中空主体,其呈一板状,包括一太阳能光电模块结合面以及单一或复数个储能材料容置空间,所述储能材料容置空间用以置入一储能材料,该储能材料容置空间相对二端形成有端口,该端口界定形成有内壁以及端面;
端盖,与中空主体为相同材质,所述端盖封组于所述储能材料容置空间的端口,所述端盖具有组合部与所述端口相互契合;
电阻焊接式封合固定部,由电阻焊接形成于所述端盖的组合部与储能材料容置空间所设端口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电阻焊接式封合固定部可使所述端盖的组合部与储能材料容置空间所设端口之间达到一种无焊料式的熔融密合状态,以防止储能材料外漏。
2、上述方案中,所述端盖的组合部为与该端口的内壁相互抵靠的内嵌式契合形态。
3、上述方案中,所述端口的内壁并设有一肩部以供该端盖的组合部一端抵靠限位。
4、上述方案中,所述端盖的组合部为与该端口的端面相互抵靠的外靠式契合形态。
5、上述方案中,所述端盖的组合部并设有一凸柱以插入所述端口的内壁。
6、上述方案中,所述端盖的组合部所设凸柱末端并具有一锥缩区段。
7、上述方案中,所述端口的内壁外端并设有一锥扩缘部。
8、上述方案中,所述端盖与中空主体均为铝材质所构成。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52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