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脉搏检测仪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95128.5 | 申请日: | 2010-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2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李雪梅;杨升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脉搏 检测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脉搏检测仪。
(二)背景技术
脉搏含有反映人的心脏和血管状态的大量重要信息。测量脉搏是医生的一个重要诊断手段。目前已研制出采集、记录和识别脉搏信号的多种医疗仪器,如采用压力传感器的腕带式脉搏测量仪,采用压阻传感器的脉象仪,采用光电式传感器的光电容积式脉搏计,采用传声器的脉搏拾取装置,应用超声波多普勒检测技术的脉象检测装置等,甚至还有采用阵列式传感器模拟中医切脉的脉象采集分析系统。但现有的脉搏检测仪器成本较高、体积较大,只适合用于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脉搏检测仪,以压电传感器采集脉搏信号,经放大处理成数字信号在液晶屏上用数字显示每分钟的脉搏数,也可显示脉搏跳动波形,显示直观,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便携式脉搏检测仪,包括脉搏信号传感器和所接的放大处理电路及直流电源,所述脉搏信号传感器为压电传感器,放大处理电路包括放大电路,滤波整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单片机,单片机输出端接液晶屏。压电传感器输出端接放大电路,之后经滤波整形电路和模数转换电路接入单片机,单片机接电源,其输出端接液晶屏。
压电传感器把待检测对象的脉搏跳动转变成微弱的电信号,传感器所得微弱的电信号送入放大电路后得到规则的脉搏波形;放大电路接滤波整形电路,进行整形除去杂散信号;再送入模数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单片机内的软件对数字信号比较计算得到一分钟内脉搏跳动次数,最后送入液晶屏显示被测对象的每分钟脉搏数,或者显示脉搏信号电压的变化曲线,即脉搏跳动曲线。
所述放大电路,滤波整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单片机集成于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和直流电源安装于本检测仪外壳内。压电传感器紧贴于外壳底面内侧,检测时外壳底面置于待检测者的动脉处,如腕部、或颈部、或臂部、或腿部的动脉处,也可置于左胸前。外壳的顶面嵌装液晶屏,便于观看检测结果。与单片机连接的电源开关按钮和显示选择按钮安装于外壳的顶面液晶屏旁。通过显示选择按钮选择液晶屏显示每分钟脉搏数,或者显示脉搏跳动曲线。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便携式脉搏检测仪的优点为:1、液晶显示与用户建立了良好的交互界面,脉博记数误差不大于1%,可快速、准确地测量脉搏次数以及心率,适合专业医疗机构使用,也适合于病人、老人自测;2、使用元器件少,结构精简,携带方便;3、工作稳定可靠,耗电少,节能;4、制作方便,性价比高。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便携式脉搏检测仪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脉搏检测仪的正面图
图4为脉搏检测仪的侧面图
图中,1.为数模转换模块,2.运放模块,3.滤波模块,4.运放模块,
5单片机,6.液晶显示模块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便携式脉搏检测仪实施例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脉搏信号传感器和所接的放大处理电路及直流电源,所述脉搏信号传感器为压电传感器,放大处理电路包括放大电路,滤波整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单片机,单片机输出端接液晶屏。压电传感器输出端接放大电路,之后经滤波整形电路和模数转换电路接入单片机,单片机接电源,其输出端接液晶屏。
放大电路采用医用集成放大器。
滤波整形电路采用二阶低通滤波电路。
直流电源为电池。
集成电路板和作为直流电流的电池安装于本检测仪外壳内。压电传感器紧贴于外壳底面内侧。外壳的顶面嵌装液晶屏,便于观看检测结果。与单片机连接的电源开关按钮和显示选择按钮安装于外壳的顶面液晶屏旁。
上述实施例,仅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一步详细说明的具体个例,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凡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51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