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定时器电路触发的远距离无线身份识别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4761.2 | 申请日: | 201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8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黄育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联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0 | 分类号: | H04B7/00;H04B1/38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定时器 电路 触发 远距离 无线 身份 识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身份识别器,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定时器电路触发的远距离无线身份识别器。
背景技术 身份识别在社会生活和生产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随着高度发达的互联网科技向物联网方向延伸,身份识别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在零售、物流、制造、医疗、交通等领域,例如,已经随处可见身份识别技术的应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优点是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但由于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身份识别器存在读写距离短、读写系统工作灵活性低、数据存储和功能扩展能力弱等缺陷,一般只能用于短距离的身份识别,对于大范围移动的个人、汽车、集装箱、设备等领域的身份识别就难以适用,如果RFID射频识别技术采用有源RFID芯片以提高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读写距离,采用有源RFID芯片的身份识别器的成本就变得昂贵,难以推广应用。
为满足远距离身份识别的要求,目前发达国家率先推出了可以结合网络通信功能的Zigbee技术,Zigbee是IEEE 802.15.4协议的代名词,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技术上可应用于远距离身份识别领域,但采用Zigbee技术的身份识别器成本比RFID射频识别技术高很多,而且采用Zigbee技术需要多个终端互相组网才能延长传输距离,对Zigbee产品的安装和调试要求比较高,因此采用Zigbee技术的身份识别器受成本和使用因素的限制,难以推广应用。
因此,对于远距离的身份识别,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不足,需要设计出一种远距离、低成本、长寿命的远距离无线身份识别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远距离、低成本、长寿命的采用定时器电路触发的远距离无线身份识别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远距离无线身份识别器包括无线收发电路、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数据接口与无线收发电路相连,其还包括定时器电路、电源管理电路、充电电池,所述定时器电路与中央处理器的数据接口相连,电源管理电路分别连接控制无线收发电路、中央处理器、定时器电路、充电电池,所述定时器电路定时触发中央处理器和无线收发电路收发身份识别信息,收发完后远距离无线身份识别器自动进入只有定时器电路上电工作的待机状态,所述定时器电路采用超低功耗的时钟电路或超低功耗的定时器电路;所述无线收发电路为能够发射身份识别信息和接收远端主机管理数据信息的FSK(Frequency-shift keying频移键控)或ASK(Amplitude Shift Keying幅移键控)微功率无线收发电路。
FSK或ASK微功率无线收发电路在安防、无线数据传输领域已经得到大规模应用,许多FSK或ASK芯片电路已经国产化,与采用进口的有源RFID芯片相比,成本优势明显;FSK或ASK无线收发电路与有源RFID相比,有着更远的无线传输距离。
本实用新型远距离无线身份识别器中的定时器电路包括时钟电路芯片U1、晶振Y1、电容C1,晶振Y1连接在时钟电路芯片U1的第1脚、第2脚之间、电容C1连接在时钟电路芯片U1的第1脚上,晶振Y1与电容C1组成时钟振荡电路,时钟振荡电路给时钟电路芯片U1提供合适的基准时钟频率,时钟电路芯片U1的第8脚连接充电电池的正极端,时钟电路芯片U1始终上电工作;
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一个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单片机U2的第8脚供电脚和无线收发模块的第2脚供电脚,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时钟电路芯片U1的第3脚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还连接电阻R1,电阻R1再连接到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充电电池的正极端,时钟电路芯片U1的第3脚在时钟电路定时周期到时会输出一个负脉冲,使电阻R1接地,进而通过三极管Q1的基极控制三极管Q1饱和导通,三极管Q1导通时其集电极输出电源VCC;
所述中央处理器采用低功耗、低成本的单片机U2,所述单片机U2的第6脚、第7脚分别与时钟电路芯片U1的第5脚、第6脚相连用作数据接口以设置时钟芯片U1的定时器周期,单片机U2的第8、第9脚分别与微功率无线收发电路M1的第1脚、第3脚相连用作身份识别数据接口以控制无线收发电路M1进行身份识别数据收发,单片机U2的第1脚通过电阻R2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控制三极管Q2的导通和截止,从而控制三极管Q1的导通和截止,控制无线收发电路M1和单片机U2的供电电源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电源管理电路中还设有充电管理电路,充电管理电路配有与充电电池连接的充电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联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联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47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萨克斯管防漏气装置
- 下一篇:适用各种热源的高产快速直排热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