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速传感器调校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4472.2 | 申请日: | 201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7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华;钱建兵;孙怀广;江格节;曹磊;李多义;欧家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21/00 | 分类号: | G01P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速 传感器 调校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风速传感器调校设备。
背景技术
风速对于矿井下的生产安全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矿井下应用的风速传感器起着很重要的安全警示作用。
然而由于矿井下通风系统比较复杂,使得风速传感器在井下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误差较大、显示值与实际风量不符、不能及时反映井下各水平、各采区及工作面的通风情况等问题,造成通风系统管理难度大。
为了使风速传感器在井下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准确地检测井下各测风点的实际风速,使风速传感器在入井后仍然处于准确、灵敏的可靠状态,现在急需一种可以应用于井下的风速传感器调校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速传感器调校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实现了风速传感器在井下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准确地检测井下各测风点的实际风速,使风速传感器在入井后处于准确、灵敏的可靠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速传感器调校设备,包括:进出风管道、风扇和标样风速传感器;
所述风扇连接在所述进出风管道的出风口侧,用于在所述进出风管道中提供已知风源;
所述标样风速传感器连接在所述进出风管道的进风口侧,用于测定所述风扇在所述进出风管道中提供的已知风源的风速,并作为待调校风速传感器调校依据。
如上所述的风速传感器调校设备,所述风扇包括:风扇电源、风扇本体、风扇开关、风量调节阀和风量调节叶片;
所述风扇电源与所述风扇本体电性连接,位于所述进出风管道外侧;
所述风扇本体连接在所述进出风管道的出风口侧;
所述风扇开关电性连接在所述风扇电源和所述风扇本体之间,位于所述进出风管道外侧;
所述风量调节阀与所述风量调节叶片相连,用于控制调节所述风扇本体吹向所述进出风管道的风量;
所述风量调节叶片位于所述进出风管道内、所述风扇本体与所述标样风速传感器之间,用于根据所述风量调节阀的控制,调节所述风扇本体吹向所述进出风管道的风量。
如上所述的风速传感器调校设备,所述风扇本体为电脑CPU风扇。
如上所述的风速传感器调校设备,所述标样风速传感器包括:风速传感器本体及其供电电源;
所述风速传感器本体连接在所述进出风管道的进风口侧;
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风速传感器本体电性连接,位于所述进出风管道外侧。
如上所述的风速传感器调校设备,所述进出风管道由聚乙烯有机玻璃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速传感器调校设备,通过一个可调速风扇和一个标样风速传感器分别固定在进出风管道的出风口侧和进风口侧,对待调校风速传感器进行调校,能够准确调校待调校风速传感器,保障了待调校风速传感器连续监测采区及工作面风速情况,确保井下通风系统稳定可靠,使得待调校风速传感器能够及时反映采区的通风情况,杜绝人为检查循环周期的盲点;当采区或工作面出现风速不稳定或者误差较大时,风速传感器能够第一时间反映给操作人员,并由操作人员迅速采取措施,保障矿井安全生产,为矿井通风安全、系统稳定多加了一层安全屏障;并且该风速传感器调校设备还具有使用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速传感器调校设备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速传感器调校设备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速传感器调校设备的结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速传感器调校设备的结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44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烟净化器用工作状态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送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