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板安装用底侧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3485.8 | 申请日: | 201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0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清源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18 | 分类号: | E04D13/18;H02N6/0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钟毅虹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安装 用底侧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板的安装部件,尤其指光伏系统与建筑屋顶结合的一个过渡件。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社会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太阳能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光伏发电的应用更加普遍。BIPV就是作为光伏板的支撑和固定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光伏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可充分利用建筑空间,更有效地吸收阳光。而底侧板作为光伏系统与建筑屋顶结合的一个过渡件,是一光伏系统与建筑屋顶的连接件,也是一实现光伏系统与建筑实现一体化的重要部件。现有技术中的底侧板虽其起到连接光伏系统与建筑屋顶的作用,但其存在雨水、雪水渗漏现象,且防尘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板安装用底侧板。其不仅安装更为方便,且使光伏系统与建筑结构具有一体化的总体外观;还具有防水、防尘的显著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太阳能板安装用底侧板,其连接屋顶结构的瓦片与光伏系统中的波形瓦,该底侧板两侧均设有向上的弯起部,一侧弯起部嵌入屋顶结构的瓦片弧部中,另一侧弯起部与光伏系统中的波形瓦的弧部相搭接。
所述的底侧板于两弯起部间设有向上拱起的突起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摒弃了现有技术中光伏系统与建筑屋顶的连接存在雨水、雪水渗漏、防尘性能差的技术结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底侧板配合屋顶瓦片和光伏系统的波形瓦的外形,于底侧板两侧设有向上的弯起部,将底侧板的一侧弯起部嵌入屋顶结构的瓦片中,另一侧弯起部与光伏系统中的波形瓦相搭接,对光伏系统与建筑实现一体化起到了过渡的作用。且该底侧板可使雨水沿着屋顶上的瓦片流到底侧板,最终将水导出光伏系统之外,起导流作用;而且底侧板两侧弯起部亦可遮挡雨雪,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底侧板设有的突起部,异物、杂质等不易进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侧板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侧板装配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示1、2、3所示的太阳能板安装用底侧板,其为光伏系统与建筑屋顶结合的一个过渡件。配合屋顶瓦片2和光伏系统的波形瓦3的弧状外形,该底侧板1两侧均设有向上的弯起部,一侧弯起部12嵌入屋顶结构的瓦片2弧部中,另一侧弯起部11与光伏系统中的波形瓦3的弧部相搭接。为安装准确快捷,本实用新型至少于一侧的弯起部设置有安装对准线111。如图1所示,底侧板的a部和b部分别与屋顶结构中的瓦片2及光伏系统中的波形瓦3相互搭接,对光伏系统与建筑的一体化外观起到了过渡的作用。由于屋顶瓦片2和光伏系统的波形瓦3有一定的圆弧,会导致雨水等流到屋顶内,该底侧板1可使雨水沿着屋顶上的瓦片流到底侧板1,最终将水导出光伏系统之外,起导流作用;而且底侧板1两侧的弯起部亦可遮挡雨雪,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还于两弯起部11、12间设有向上拱起的突起部13,该突起部13顶面设有安装对准线131,所述光伏系统中的波形瓦3搭接于所述的弯起部11与邻近该弯起部11的突起部13一侧之间。突起部13的设计不仅减小太阳能板底下的缝隙,且可防止异物、杂质等进入太阳能板底。本实用新型的底侧板1长度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清源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清源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34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色泽统一的仿真木纹地板
- 下一篇:一种空心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