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透气孔保护壳的胶体金检测试纸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2683.2 | 申请日: | 201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6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十字生物药业(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胡敬红 |
地址: | 10220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气 保护 胶体 检测 试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生物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带透气孔保护壳的胶体金检测试纸条。
背景技术
免疫胶体金技术(Immunogold labelling techique)是上世纪80年代继荧光素、放射性同位素和酶三大标记技术后发展起来的固相标记免疫测定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了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当这些标记物在相应的配体处大量聚集时,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或粉红色斑点,因而用于定性或半定量的快速免疫检测方法中。快速诊断试纸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单克隆抗体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和新型层析材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体外诊断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医学检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技术主要是将特异性的抗原或抗体以条带状固定在硝酸纤维膜上,胶体金标记试剂吸附在结合垫上,当待测样品加到试纸条一端的样品垫上后,通过毛细作用向前移动,溶解结合垫上的胶体金标记试剂后相互反应,再移动至固定的抗原或抗体区域时,待测物金标试剂复合物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被截留,胶体金标记聚集在检测带上,可通过目测得到直观的显色结果。而游离的标记物则越过检测带,从而达到与检测物自动分离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试纸条由反应膜和具有中空层的外壳构成,反应膜置于中空层出,外壳的一面上对应反应膜的样品吸收垫处有一个加样孔,检测垫处有视窗,加样孔位于试纸条的一端,视窗一般处于试纸条的中间,将检测样品滴加在加样孔后,在反应膜的毛吸作用下,检测样品向试纸条的另一端定向泳动,经过检测垫时,检测垫上固定的抗原或抗体捕捉检测样品中的靶标分子,其余物质继续向前移动,目前的检测试纸条的外壳,在加样孔端所对的另一端通常为密封设计,便于手持试纸条进行操作而不被检测液沾染,但由于中空层间隙非常狭窄,密封端这种与外界不连通的设计常常影响反应膜上的检测液移动速度不快,有时候还发现检测物无能完全移动至密封端,从而影响了检测的灵敏准确性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目前常用的检测试纸条共同存在的结构上的缺陷,提供带透气孔保护壳的胶体金检测试纸条。
带透气孔保护壳的胶体金检测试纸条,包括具有中空层的扁长型保护壳,所述扁长型保护壳在长度方向上从一端至另一端分为三个部分:手持端,视窗,加样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长型保护壳的手持端上开有透气孔。
所述透气孔与所述加样孔、视窗同处于扁长型保护壳的一面上。
所述透气孔为多个,呈扇形排列。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透气孔保护壳的胶体金检测试纸条,包括具有中空层的扁长型保护壳,其特点在于在保护壳的手持端开通了透气孔,使得中空层间隙虽然非常狭窄但能够与外界保持气流相同,在检测时,保证反应膜正常发挥毛吸作用,使检测物能够完全地快速地定向移动至透气孔端,避免了阻滞或者不完全泳动等现象,保证了检测的灵敏性、准确性和高效率。本实用新型中,透气孔可开在保护壳手持端的任何位置,只要能起到保持中空层与外界气流通畅即可。
本实用新型优选将透气孔开在与加样孔及视窗的同一面上。防治检测液从透气孔滴漏出来染到操作人员的皮肤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透气孔为若干个小孔,呈扇形排列。多个小孔的设计使通气孔既起到通气的作用,又不会让反应膜暴露出来,从而避免污染到人的皮肤。扇形排列较为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其中1-扁长型保护壳,2-加样孔,3-视窗,4-手持端,5-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带透气孔保护壳的胶体金检测试纸条,包括具有中空层的扁长型保护壳1,所述扁长型保护壳1在长度方向上从一端至另一端分为三个部分:手持端4,视窗3,加样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长型保护壳的手持端4上开有透气孔5,透气孔使得中空层间隙虽然非常狭窄但能够与外界保持气流相同,在检测时,保证中空层中的反应膜正常发挥毛吸作用,使检测物能够完全地快速地定向移动至手持端,避免了阻滞或者不完全泳动等现象,保证了检测的灵敏性、准确性和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优选将透气孔5与加样孔2及视窗3开在同一面上。防止检测液从透气孔5滴漏出来染到操作人员的皮肤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透气孔5为若干个小孔,呈扇形排列,如图1所示。多个小孔的设计使通气孔既起到通气的作用,又不会让反应膜暴露出来,从而避免污染到人的皮肤。扇形排列较为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十字生物药业(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蓝十字生物药业(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26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尺寸非饱和结构性原状土样的保存方法
- 下一篇:FCCL离型纸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