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绿化生态布加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2244.1 | 申请日: | 201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7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宇顺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4;E02D17/20;E02D5/7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化 生态 加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布绿化方法,尤其是指一种绿化生态布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关注,诸如沙漠、山坡、河堤、荒地等绿化工程也越来越受社会关注;目前常用的绿化方法是铺布法(在绿化区域表面铺放生态布),有的条件下(例如土坡等)是利用生态布来固土/沙,植物生长材料放在生态布下方,也有的条件下(例如沙漠)是通过在生态布上放植物生长材料;但是,无论何种条件下,都是借助生态布进行绿化,因此,如何较好地固定生态布在整个绿化过程中尤为关键;传统做法仅仅是通过锚杆刺穿生态布后直接将生态布固定于待绿化区域中,这样会因为锚杆与沙土间阻力小而使锚杆产生松动,甚至会从沙土中脱离出来,使得生态布固定不稳而产生移位现象,如此单凭锚杆固定效果差,也不适合沙漠等地带;所以业界对沙漠地带也有提出挖坑固定生态布的方法,但是需要借助一生态袋填于坑中并压住生态布,这样制作生态袋工序繁琐,成本高,显然不符合当今之需,不利于市场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之缺失,主要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绿化生态布加固结构,使各生态布连接稳固,施工简便,成本低,适用不同地质环境,可有效地进行绿化。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绿化生态布加固结构,包括设置于待绿化区域表面和濠沟内的第一生态布,以及第一部分土层和第二生态布;所述濠沟内的第一生态布由第一部分土层压住,所述第二生态布设置于该第一部分土层上并将第一部分土层固住,使位于濠沟内的第二生态布、第一生态布侧缘与濠沟共同形成一将第一部分土层固住的袋体结构。
位于第二生态布表面设置有第二部分土层或带孔的固定物。
进一步还包括一锚杆,该锚杆包括杆体及连于杆体上的尾端盖,该杆体依次穿过第二生态布、第一部分土层、第一生态布至濠沟底下预定深度,该尾端盖压住第二生态布表面。该尾端盖底面设有复数个用于可刺破第二生态布的突刺。
进一步还包括一锁固装置,该锁固装置包括定位件、绳索及定位盖,该定位件上设有一转动支点,所述绳索一端固接于该转动支点上,该定位件被压入濠沟底下的预定深度后并转动一定位置,所述绳索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生态布、第一部分土层、第二生态布,所述定位盖设置于第二生态布层上并压住第二生态布,所述绳索另一端由该定位盖固持,使绳索紧拉于定位盖与定位件之间,以将第一生态布、第一部分土层以及第二生态布由该锁固装置固住。所述定位件为金属板材或塑胶板材;所述绳索为绳索为钢丝、铁丝或塑胶绳。所述定位件与濠沟底下的区域之间具有加固层粘接。
所述第一部分土层为植物生长材料。
所述第二生态布还具有延伸部分,该延伸部分覆盖于另一待绿化区域表面;或者所述第二生态布还具有延伸部分,该延伸部分覆盖于位于待绿化区域表面的第一生态布上而形成双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通过挖濠沟方式,使第一生态布沉入濠沟中并由第一部分土层压住,然后由第二生态布固住第一部分土层,避免第一部分土层流失,从而使位于濠沟内的第二生态布、第一生态布侧缘与濠沟共同形成一将第一部分土层固住的袋体结构,有效地使各生态布连接稳固,施工也简便。本实用新型应用广泛,可适合沙漠、边坡、荒地等各种地质环境进行绿化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施工步骤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局部B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例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七种实施例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八种实施例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施工步骤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九种实施例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宇顺,未经张宇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22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灰树花栽培培养架
- 下一篇:组合成像以及痕迹检测检查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