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拖钩环的随车用轮胎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2214.0 | 申请日: | 201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3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韩进;顾晓峰;林来顺;陈有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通润汽车千斤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06 | 分类号: | B25B13/06;B25B23/16;B60C2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拖钩环 随车用 轮胎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扳手,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随车用的可与汽车拖钩环组合使用的轮胎扳手。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轮胎扳手虽然在结构、形式、用途各方面有了大的改进,型式的多样性也适用了许多不同的工作内容,但毕竟有些功能较好的扳手其成本增加较多,直接影响了作为随车附件的性价比,而有些能降低成本的组合扳手则较牵强附会,中国专利ZL93215071.3公开了一种由套筒、结合杆与驱动杆组成的名为“方便型多功能轮胎扳手”的扳手工具,虽具可拆装特点,但随车保管或使用中往往会遗失组合件,且工具的零件与零件的活接带来的配合间隙,使拆装轮胎螺栓中不尽人意,又其借用的由薄壁材料制成的千斤顶压杆往往是对较具省力功能的千斤顶操作手柄适用,而不太适用操作力较大的拆装轮胎螺栓之场合,有时在拆装生锈螺栓组件中,更是会在手板、脚踩等实际工作状态下,使本来配作于千斤顶压杆的驱动杆很快损坏,由此引发所述轮胎扳手与随车千斤顶的同时失效,直接影响了二套随车工具的救急使用,使野外随车维修发生困难。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对比技术的状况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既能以简单方式满足对随车轮胎螺栓的拆装、又能在使用扳手需求较大旋力时容易地改变扳手的组合变换并组合后又具稳定操作性能的轮胎扳手的新方案,在基本不增加制造成本的前提下,对扳手局部结构要素做很小的改变进而求得稳定的杠杆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组合拖钩环的轮胎扳手,包括内六角套筒和手柄杆,其特征在于:轮胎扳手的前端是一与其手柄杆固联一体的内六角套筒,手柄杆的后端段设有一能与汽车用拖钩环之头部段相应螺纹旋合联接的螺纹段;拖钩环端部的联接螺纹应与其所属的汽车联接处之螺纹可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带有内六角套筒的轮胎扳手一端预设的螺纹能与原用于应急拖车用的拖钩环之螺纹配合组合成加长的扳手工具,故在基本不增加成本费用的前提下能轻松、稳固地实现拖钩环作为扳手延长手柄杆的效用,且操作者对拖钩环后部环形处的手感好,加力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实施例的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基本型轮胎扳手;
图2是相对图1中的A向放大视图;
图3是能被组合于图1轮胎扳手的汽车拖钩环;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组合拖钩环后的轮胎扳手;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基本型轮胎扳手;
图6是能被组合于图5之轮胎扳手的汽车拖钩环;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组合拖钩环后的轮胎扳手;
图8是在图5上的B向放大视图。
附图各标号所示零部件名称如下:
1轮胎扳手,2内六角套筒,3拖钩环,4内螺纹,5外螺纹,6环部,7螺纹副,8轮胎扳手,9内六角套筒,10拖钩环,11外螺纹,12内螺纹,13环部,14螺纹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将有助于对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和效果的理解,但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是本案所述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基本型轮胎扳手,在一般性拆装轮胎螺栓时就能较为方便地使用它,但当手柄作用力不足于克服阻力矩时,可将拖钩环3与轮胎扳手1合为一体,其结合方式是用轮胎扳手1上预制的内螺纹4与拖钩环3上固有的外螺纹5旋合成螺纹副7;同理,图5是本案所述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基本型轮胎扳手,在一般性拆装轮胎螺栓时就能较为方便地使用它,但当手柄作用力不足于克服阻力矩时,可将拖钩环10与轮胎扳手8合为一体,其结合方式是用轮胎扳手8上预制的外螺纹11与拖钩环10上固有的内螺纹12旋合成螺纹副14;而二种型式拖钩环上的环部6或13对操作者的施力比较舒适有利;又本案所述实施例一之内六角套筒2或实施例二之内六角套筒9分别与轮胎扳手1和轮胎扳手8固联为一体,其整体性所带来的操作顺畅是不言而喻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通润汽车千斤顶有限公司,未经常熟通润汽车千斤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22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