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刺机用推杆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1957.6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3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隆成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8/00 | 分类号: | D04H18/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刺 推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刺机,尤其涉及一种针刺机用推杆。
背景技术
针刺机良好的性能是生产优质基布的重要保证,而其推杆处漏油对基布的质量是致命性的破坏,所以防止漏油便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推杆持续高速往复运动,主轴箱内的润滑油温度会升的很高,所以油封在很短时间内被老化,失去了原有的密封功能,造成推杆处漏油。现有推杆采用钢质推杆,强度与弹性模量低,耐腐蚀性能不够好,且膨胀系数高,导热性和耐高温蠕变性能不好,摩擦系数大,且质量重,润滑性不好,使油脂外渗而污染。
专利名称“用于捣炉机捣头的碳纤维外套”(ZL200920069767.4)、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3月3日公开了一种用于捣炉机捣头的碳纤维外套,纤维外套为耐高温碳纤维材料,根据捣炉机捣头的尺寸以及它们进入矿热炉内的有效长度,制作了相应形状的空心外套,外套为一端为封闭式结构,另一端为开口式结构,外套有一定数量的碳纤维绳,用于外套固定在捣炉棒和翻料铲上。该专利的有益效果是杜绝了因捣炉棒和翻料铲带进的铁元素,大大降低了硅中铁的含量,提高了捣炉棒和翻料铲的使用效果,但是该专利的结构并没有应用在针刺机推杆上。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耐磨损、耐高温的针刺机用推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刺机用推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一端与针刺机连杆连接,所述杆体另一端与针刺机针梁连接,所述杆体外壁覆盖有碳纤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例,针刺机用推杆进一步包括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杆体通过螺栓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例,针刺机用推杆进一步包括所述杆体一端呈扁平形,所述杆体另一端呈圆柱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例,针刺机用推杆进一步包括所述固定件外壁覆盖有碳纤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例,针刺机用推杆进一步包括所述杆体一端设有销孔,且该销孔贯通杆体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例,针刺机用推杆进一步包括所述杆体与所述固定件采用45钢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例,针刺机用推杆进一步包括所述碳纤维呈空心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碳纤维材料重量轻,强度与弹性模量高,密度小,耐腐蚀性能好,膨胀系数低,导热性和耐高温蠕变性能好,摩擦系数小,润滑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杆体,2、碳纤维,3、固定件,4、螺栓,5、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针刺机用推杆,包括杆体1,所述杆体1一端与针刺机连杆连接,所述杆体1另一端与针刺机针梁连接,所述杆体1外壁覆盖有碳纤维2,所述杆体1一端呈扁平形,所述杆体1另一端呈圆柱形,既节约了钢材耗量,也能与针刺机连杆的结构相配套,使得杆体1一端能与针刺机连杆固定,还包括一固定件3,所述固定件3与所述杆体1通过螺栓4螺纹连接,且在固定件3外壁覆盖有碳纤维2。
为了使杆体1的一端能够固定在在针刺机连杆上,在所述杆体1一端设有销孔5,且该销孔5贯通杆体1一端,使杆体1一端通过销钉固定在针刺机连杆上。
由于杆体1的一端与针刺机连杆连接,杆体1另一端与针刺机针梁连接,杆体1要做高速运动,需要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的材质,本实用新型中杆体1与固定件3采用45钢制成。45钢属钢材中的一种材质,属优质碳素结构钢,且冷热加工性能都不错,机械性能较好,且价格低、来源广。
进一步,为了更方便将碳纤维2覆盖在杆体1以及固定件3外壁上,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碳纤维2制成圆柱形套在杆体1及固定件3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中针刺机连杆、针刺机针梁均为公知技术,故未在图中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如下:
在杆体1呈圆柱形的一端内设置螺孔,杆体1一端通过螺孔与螺栓4一端螺纹连接,将碳纤维2套在杆体上,在固定件3内设置螺孔,且与螺栓4另一端螺纹连接,碳纤维2套在固定件3上,杆体、螺栓、固定件、碳纤维形成一整体。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隆成无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隆成无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19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